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在2022年财报分析会上表示,公司在2023年的关键工作是实现从规模的累积到有规模有利润的策略转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2023年上半年,蒙牛的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近6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也减少了7亿元。
无论是在2017年提出“双千亿”目标,还是在2020年提出“5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的口号,蒙牛一直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实现增长和利润的来源。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蒙牛作为一家乳制品企业,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蒙牛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
一方面,蒙牛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例如,可以开发更多种类的乳制品,如低脂乳、有机乳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此外,蒙牛还可以关注消费者对功能性乳制品的需求,如高蛋白乳、益生菌乳等,以提供更多选择。
另一方面,蒙牛可以通过拓展市场来寻找增长机会。除了国内市场,蒙牛可以考虑进军国际市场,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市场潜力巨大,对乳制品的需求也在增长。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品牌推广,蒙牛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机会。
此外,蒙牛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蒙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利润。
总之,蒙牛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利润来源,通过创新、拓展市场和提高效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并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和利润。
蒙牛的产品组合显示出液态奶一直是主要业务,但由于市场饱和,业务增长缓慢。冰淇淋业务的增长主要依靠收购东南亚品牌艾雪来支撑。妙可蓝多是奶酪业务的看点,但其主打产品奶酪棒已经显示出疲态。奶粉业务需要更加努力,收购的雅士利和贝拉米需要进一步发展。对于蒙牛来说,液态奶作为主要业务已经足够强大,但在多元化方面,收购可以弥补短板,但难以带来长期增长,对内对外都缺乏增长预期。
利润被什么吃掉了?
2023年上半年,蒙牛的收入达到了511.185亿元,同比增长了7.1%。与去年相比,蒙牛的收入增加了34.63亿元。如果排除去年出售子公司的2.41亿元和其他金融负债公允值受益净额7.74亿元这一非经常性收入,蒙牛上半年的收入增长更高,约为9.5%。然而,与此同时,蒙牛的销售成本也上升了4.05%,达到了314.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26亿元。尽管收入增幅高于成本增幅,但蒙牛的利润却出现了下降。本期利润为30.5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36.43亿元相比,减少了近6亿元,同比降低了16.03%。净利润同比降低了19.48%。那么,7亿元的净利润去哪里了呢?
2023年上半年,蒙牛在费用支出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增幅。其中,销售及经销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27.10亿元增加到了139.06亿元,增加了11.96亿元。而行政费用也从去年同期的19.81亿元增加到了21.84亿元,增加了2.03亿元。
其他收入及收益是今年上半年减幅较大的项目,金额为5.03亿元,而2022年同期为14.75亿元,减少了9.72亿元。这主要是因为在2022年上半年,我们出售了子公司,获得了2.41亿元的收入,并且其他金融负债公允值受益净额为7.74亿元。如果排除这些不可持续的收益,2022年的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60亿元,而2021年上半年为4.15亿元。可以看出,在最近三年中,这一项目的变动并不大。
根据东方财富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蒙牛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表现不尽如人意。除了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为负数外,2022年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仅为5.52%,创下了五年间的新低。而以半年度为周期来看,2023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更是出现了-19.48%的负增长,这是五年间唯一一次出现负增长的记录。
一位乳制品从业人士告诉央广网记者,之前预测疫情后消费能够迅速恢复,因此加快了上游奶源建设。然而,实际情况与之前的预测存在差异。受需求影响,奶源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再加上整体消费情况的影响,乳制品行业的增速放缓了下来。这对于专注于纯养牛的企业来说,利润影响更为显著。
央广网记者邵蓝洁在北京一家超市内报道了蒙牛特仑苏有机纯牛奶的促销活动。
根据市场情况分析,乳企为了刺激销售,在2023年上半年加大了终端促销力度,导致利润下降。尤其是常温高端白奶这一高利润产品,乳品企业普遍采取了大规模促销和打折的策略。以蒙牛为例,今年上半年他们在陈列空间上的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6.4亿元增长到了18.1亿元。
另一方面,就蒙牛而言,旗下的牧业公司业绩不尽如人意。据2023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现代牧业的营收为66.33亿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为2.179亿元,同比减少59%。中国圣牧的营业收入为16.43亿元,同比增加2.7%;股东应占溢利为2332.7万元,同比减少89.8%。与此同时,蒙牛旗下的奶粉、奶酪、冰淇淋等其他品类规模较小,对营收和利润的贡献非常有限,甚至还在拖累整体表现。
根据业内专家的观点,作为乳业巨头,蒙牛的发展速度在短期内有所减缓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蒙牛目前在品类均衡发展方面的表现并不健康,这可能会对其长远发展产生影响。
奶酪并表增收不增利
蒙牛旗下的产品主要分为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和奶酪四个品类。除了液态奶外,其他三个品类的发展主要依靠历年的收购,这也是目前规模的形成方式。液态奶一直以来都是蒙牛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占据了营收的80%以上的比例。今年上半年,液态奶的比例达到了82.6%,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业务支柱。其中,特仑苏和纯甄这两个大单品的年销售额分别超过了300亿元和100亿元。
根据2023年上半年经营分部的收入显示,蒙牛液态奶的收入为422.13亿元,冰淇淋业务的收入为43.34亿元,奶粉业务的收入为19.11亿元,奶酪业务的收入为22.73亿元,其他收入为15.11亿元,总计为522.41亿元。经过抵消分部间销售后,收入总计为511.19亿元。
卢敏放在2023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根据数据显示,液态奶的增长大约为5%。然而,考虑到蒙牛上半年的营收增幅为7.1%,从各品类的情况来看,奶酪业务对营收的拉动增幅明显。在2022年上半年,奶酪业务的收入为5.45亿元,但在2023年上半年,由于合并了妙可蓝多,该业务的收入直接增长到了22.73亿元。因此,2023年上半年,之前一直被归类为“其他产品”的奶酪业务成为了独立的业务。
蒙牛在奶酪领域的业务包括自有品牌奶酪和收购的妙可蓝多。自有品牌奶酪涵盖了儿童、家庭和餐饮渠道奶酪。蒙牛在奶酪方面一直具备优势,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内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责任公司。2019年,蒙牛与欧洲乳业巨头***rla合作成立了一家专注于奶酪业务的合资公司。2020年,***rla和蒙牛再次合作设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将蒙牛旗下的奶酪业务整合到该公司,并共同运营了奶酪品牌爱氏晨曦。根据报道,蒙牛在合作中主要负责营销和渠道销售,而奶酪生产技术和研发则由***rla负责。同样在2020年,蒙牛还收购了妙可蓝多5%的股份。
根据2021年的财报显示,蒙牛在奶酪业务以及其他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奶酪业务的营收从2020年的10.77亿元增长至24.38亿元,增长了126.3%,实现了翻倍增长。尽管妙可蓝多在2021年的增速有所减缓,但仍然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妙可蓝多的营收达到了44.78亿元,同比增长了57.31%。净利润方面,蒙牛实现了1.54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60.6%。此外,蒙牛已经持有了妙可蓝多29.99%的股份。在2021年的业绩会上,蒙牛的CEO卢敏放对奶酪业务充满信心,并预测奶酪将成为蒙牛的下一个百亿收入板块。
然而,2022年蒙牛奶酪业务遭遇了困境,妙可蓝多的财务状况也变得不容乐观。尽管妙可蓝多的总营收达到了48.3亿元,同比增长了7.8%,但归母净利润却下降了12.32%,仅为1.3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下降了45.14%,仅为6692.40万元。在2022年11月底,蒙牛完成了对妙可蓝多的要约收购,收购后持有后者35.01%的股份,并将妙可蓝多纳入蒙牛的财务报表范围。然而,此时妙可蓝多的利润状况已经变得相当紧张。
根据一位奶酪行业人士透露,最近一年,奶酪棒这个产品在整个行业中经历了衰退期。具体来说,儿童奶酪棒是整个食品行业中跌幅最大的品类,而成人享乐型奶酪产品则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
妙可蓝多的主力产品便是奶酪棒,2023年上半年,妙可蓝多营业收入20.66亿元,同比下降20.35%;净利润2856.71万元,同比下降78.36%。同期,蒙牛自身的奶酪业务规模也缩水不少。上半年奶酪业务收入为22.5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5.46亿元。如果扣除并表妙可蓝多的20.66亿元,报告期内蒙牛自营奶酪业务营收仅为1.9亿元,相当于去年同期的35%。
北京一家超市内设有专门的陈列冷藏柜,用于展示妙可蓝多产品。央广网记者邵蓝洁在超市内拍摄了这一场景。
需要注意的是,蒙牛与***rla合资公司运营的奶酪品牌爱氏晨曦已经悄悄从蒙牛的重点奶酪产品中消失。目前,爱氏晨曦品牌下仅有淡奶油等少数商品在主流电商网站上销售。武汉爱氏晨曦乳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9.99%,***rla Foods持股50.01%。然而,今年5月份,***rla Foods从股东中退出。截至发稿,***rla Foods和蒙牛方面均未对双方在奶酪上的合作变化作出回应。
蒙牛的奶酪业务在实现“百亿收入板块”这一预期目标方面还有一段距离,主要依赖于妙可蓝多的表现。
收购业务难补短板
与奶酪业务一样,蒙牛冰淇淋业务也通过外部收购来增加收入。根据2023年上半年的数据,蒙牛冰淇淋业务的收入为43.34亿元。根据客户合约收入的分类收入信息显示,其中中国大陆的收入为33.41亿元,海外地区的收入为9.68亿元。海外地区指的是蒙牛在东南亚市场的业务,其中包括了蒙牛收购的东南亚冰淇淋领先品牌艾雪。这个品牌是由老蒙牛人创办的。
2023年上半年,蒙牛冰淇淋业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收入增长了7.46%,而在海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1.76%。这一增长带动了蒙牛冰淇淋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了10.36%,在四大品类中增速领先。不过与2022年同期相比,这一增速已经有所回落。2022年上半年,冰淇淋业务收入为39.27亿元,同比增长30.86%。
然而,在2023年的半年业绩分析会上,卢敏放对于冰淇淋业务的表现显然仍然感到满意。他认为这次收购案是少有的能够在收购后迅速发展的案例,这充分展示了蒙牛的能力和整体业务模式的强大。
回顾蒙牛的收购案,我们可以看到雅士利、多美滋、贝拉米、艾雪、妙可蓝多等品牌相继加入了蒙牛的业务范围。然而,正如卢敏放所说,这些品牌在被收购后并没有加速发展的情况并不多见。妙可蓝多、雅士利和贝拉米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在2013年,蒙牛乳业以不超过124.57亿港元的价格成为雅士利国际的最大股东。然后在2016年,雅士利国际从达能***P***C手中收购了多美滋。最近,在2019年9月,蒙牛以总对价不超过14.6亿澳元(约相当于78.6亿港元)的价格,全资收购了澳洲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及婴儿食品厂商贝拉米。
卢敏放在2016年9月15日正式接任蒙牛集团总裁一职之前,曾担任雅士利奶粉的负责人。在此之前,他还在达能任职期间负责过多美滋品牌。因此,蒙牛集团和卢敏放对于奶粉业务有着更高的期望。
在2020年,卢敏放曾经对外表示:“一个没有将婴幼儿奶粉业务做大的总裁绝对不是一个好总裁,所以我再次回到上海,回到奶粉行业,我想请你们相信,为了我的名誉,我也要将这个业务做好!”
然而,尽管蒙牛在奶粉领域投入了超过百亿的资金,但至今仍未能成为头部品牌。十年前收购的雅士利国际也已经退市。2022年,蒙牛奶粉及奶制品实现了86.716亿元的营收,其中奶粉收入为38.62亿元(包含雅士利国际收入37.38亿元),同比下滑近22%。这也是唯一一个增速下滑的业务。2023年上半年,蒙牛奶粉业务收入为18.942亿元,与2022年同期收入完全相同,但营收占比由4.0%降至3.7%。在2023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蒙牛首席财务官张平坦言,奶粉业务对于蒙牛在利润上的贡献并不大,因为其体量较小且盈利能力不佳。然而,如果奶粉业务能够由原来的亏损转变为盈利,对于整体业务仍然是有帮助的。
2020年,蒙牛原本计划在2020年实现“双千亿”目标,即营收和市值达到1000亿。然而,实际情况并未如期出现,蒙牛的营收仅为760.3亿。面对这一情况,蒙牛决定喊出“5年再造一个新蒙牛”的口号,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实现翻倍增长。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回顾蒙牛旗下的四大品类,除了液态奶之外,其他品类对整体增长的帮助有限。因此,蒙牛可能正在考虑进行新的收购,以扩大业务范围和市场份额。同时,他们也可能在制定新的目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虽然目标时间已经过半,但蒙牛仍然有时间来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需要不断努力,寻找新的增长机会,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只有这样,蒙牛才能在未来实现更大的成功。
请下载“央广网”客户端以获取更多精彩资讯。如果您有新闻线索,请拨打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央广网的“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在线投诉。请注意,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我们将追究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的责任。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86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