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燃影视季#?#电视剧县委大院#?昨天,给大学舍友打电话的时候,他也正在看《县委大院》,说自己看完以后简直如坐针毡,而且希望自己的主管领导千万不要看到这部剧。
大学舍友毕业时候参加的选调生考试,现在在石家庄的一个村子当主任,类似《县委书记》里任程伟老师扮演的角色。
我问他为啥如坐针毡呢?
他说这把基层公务人员架得也太高了,就差放到火上烤了。连县委书记都要参加村里的围炉夜话,按照这个标准,自己就应该卷着行李,搬到村民家李同吃同住才对。
至于不希望自己领导看到,是怕领导万一心血来潮,也按这个标准来搞,那早晚得乱套。
连体制内的朋友都吐槽,没看过这部剧的观众,我劝大家可以放弃期待了。
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四线小县城,老家在村里的人来说,我看这部剧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恍惚:同样都是县,领导的差距真的这么大吗?
难道我是生活在一个假的县城里吗?还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脱离观众太久了?
这跟国产剧“人均大平层”有什么区别?现实主义题材如果不按现实拍,那我为什么不去看偶像剧呢?
我家里就经历过类似的旧城拆迁改造。可以这么说吧,不用说县委书记了,你能见到拆迁小组的组长都算烧高香了。
拆迁讲究个一鼓作气,你看着每天轰隆隆的钩机,看着一家一户搬走的邻居,相信我,没有多少人有定力。我们那次拆迁是在2019年,前后不到一星期,全部铲平。
我姑姑家因为对赔偿方案有异议,一直没有签字同意。先是村里来人劝说,最后就是请过去“喝茶”了。
至于行政窗口办事难的问题,我更是深恶痛绝。我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县里有给应届毕业生的失业补助金,一个月500块钱。就为了这五百块钱,我真算是跑断了腿。
首先是需要的证明材料之多超出你想象。当年天真的我以为,既然是给大学生发的补助,拿着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填表领钱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大错特错
首先你得有所有教育经历的证明,从小学到大学全都要。
其次得有到劳动局人事科的报道证,证明你回到了本县,档案被接收。
然后要你大学四年的成绩证明,原则上不能挂科。
还要大学期间的品行鉴定,证明没有违法记录。
最后,村里要出具证明,证明我是本村人,并且开出家庭收入证明的介绍信。
所以我为了得到这个补助,跑了村里、县里和我的大学,更可气的是,就像剧中要开火锅的那个哥哥一样,办事人员就跟挤牙膏一样,一回告诉你一个就不错,你再问就给你一个公告,让你自己念自己领悟去了。
就这点事我是办了两个月才跑成,那这两个月的补助就算白白浪费了。那两个月我算真真切切的明白了“点头哈腰”的意思。
至于被朋友吐槽的“围炉夜话”,挺诗意的一个名字,却被干成了形式主义。什么事情如果一旦刻意,那就变了味道。
本来是想解决村里矛盾,但是却搞的民怨沸腾。年轻人上一天班,到晚上谁不想早休息一会?至于老年人,反正我自己姥爷,看完新闻联播就要关灯睡觉了,老年人普遍早睡,你让他去“夜话”,那不是找骂吗?
所以也难怪那些村民吐槽“乡干部来那么多,到底谁围谁?”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不禁思考:到底是歪嘴和尚把经念差了?还是这经本身就有问题?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时候,觉得真是够讽刺:领导不像领导,为了面子工程,用糊弄大爷大妈买保健品的方法,发点洗衣液、肥皂来招人,最后照相的时候,还得背着手,把这些“战利品”藏起来。
这是干嘛呢?老百姓是“工具人”吗?
我理解这部剧作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要承担正面引导的责任。但是不要把老百姓想得太简单,你是想刮骨疗毒还是隔靴搔痒,百姓心里明镜似的。
所以《人民的名义》才会被大家念念不忘,尺度从来不是问题,尤其经过这几年艰难的日子以来,想让老百姓发自内心的交口称赞一部官场剧,难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