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鄂州,人们会想到很多美食,其中武昌鱼与梁子湖大闸蟹提起的频率可能最高,但在鄂州这块土地上,有一种小吃,提起来就会让人会心一笑,它就是糍粑。
根据文字记载,糍粑最早可以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上找到,即“秫”(shú),与“糯”字为同一物,“糯”字最早见于西晋吕忱的 《字林》: “糯,黏稻也。”
然而,考古出土的新发现让人们对糍粑的出现时间有新的猜测。在湖口史家桥和文昌洑遗址中出土了陶臼,一些专家推测可能是制作糍粑用的器具,这意味着糍粑可能在一万年前已经出现。
关于鄂州糍粑,留下了很多传说故事。在鄂州梁子湖太和镇有一个名为糍粑杠的地方,相传是黄庭坚的后人迁到这里落户,带来了手工糍粑,并留下“上到金牛、下到保安,走到糍粑杠,吃坨糍粑饱半天”的俗语。
与此同时,糍粑糠与长兴寺的故事一直在流传。在公元933年,一位法名齐已的僧人来到梁子湖,钟爱小吃糍粑。时间久了,齐已提出一个制作糍粑的建议,用炒熟的黄豆、芝麻、大米磨成粉粣糍粑,有香味,不黏手,并题“糍粑糠”三个大字。
大家可以看到,糍粑糠与糍粑杠读音相近,很有可能指代同一个地名,表明糍粑在鄂州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五代十国时期,距今已经一千多年。
同时,齐已见梁子湖地区山水之美,集资修建长兴寺,长兴寺始建于五代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
其实,以现有资料来看,齐已与糍粑的故事不大可信。因为历史记载,齐已出生时间约在公元860年,从时间的角度看,齐已可能到梁子湖地区,已经是古稀之年,很难想象齐已会喜欢糍粑这种粘牙、不易消化的食物。
在历史上,齐已有诗才,善书法,从未出仕,曾写下《过西塞山》,证明其曾到过鄂州地区,在公元921年曾计划前往剑南,因世道纷乱,最终在江陵停留,担任龙兴寺的僧正。
当前,长兴寺留存的记载是,唐明宗宰相在莲花山下削发为僧,结庐为寺,为纪念后唐明宗取名长兴。可以推测,古稀之年的齐已可能会凭借自身的影响力,筹集资金修建长兴寺,但无明确证据表明二者存在直接关联。
其实,传说故事大多经不起推敲,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传说故事,某种意义上是古代的广告效应。对于今人来说,则是丰富的历史传承,例如黄州赤壁,由苏轼成就起名,为文赤壁,并非赤壁古战场,但已经是国家4***级旅游景区,每年为黄冈市黄州区引来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游客,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3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