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蔡璧申
小时候挨打,特别是儿子伢,“七、八、九,嫌死狗”这个年纪的儿子伢。挨打是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杨家河一带,虽然说大多数是手工业者,文化程度很低,但对子女的教育还是很严格的。那个时候,很伤人的一句话,就是“有娘养无娘教的东西。”说明家教在人们的心里是多么的重要。
说到家教,在汉正街麻绳业同行中,黄家伯伯教育孩子是有口皆碑的。他家就在我家的斜对面。汉正街有么事,闹的水响。隔壁左右都知道。他的伢挨打,我们不但不责怪,而且称赞。说一段往事郎家们听听,那是我难忘的儿时的记忆。
黄家伯伯的大儿子很聪明。儿子伢有点调皮,那是天性。他犯了点错。黄伯伯就要动家法,“把板凳拿来。”黄伯伯严厉地吼。黄家哥哥一边哭一边照办。
“把篾片拿来。”黄哥哥又照办。裤子脱了。趴在板凳上!
那时候我们都在那里围观。可见杨家河的伢们多。没有人笑。还有大人。他们表示赞许。他打得明白,为什么打?要伢知错,做个好人。“你看他多有家教。”我的父亲也是这么说。
挨打,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传统的好家风,要孩子走正路。黄家哥哥的母亲早逝,黄伯伯既当爹又当妈,很不容易。黄家哥哥后来考到了北京大学,街坊们没有一个不称赞的。
还有一个戴家的哥哥,也是汉正街杨家河的伢。考进北京航空学院,是麻绳业的骄傲。他也有一个没有文化的父亲。我父亲有一个好友姓朱,他的孩子考到北京外语学院,以后分到国防部当翻译。他们都是很普通很普通的老百姓。
小时候我也挨打。但是父亲从来没有打我。我调皮。母亲打我。她打我也有门道。打屁股。而且用手打,对别人讲,特别是脑壳不能打。有些大人喜欢敲尼鼓(用中指凸起老打脑袋。像敲木鱼),妈妈向来反对。用棍子,篾片打伢他不赞成。用手打。有感觉。不会很重,一半打一半吓,妈妈没有读过书,如此通情达理。我深有体会。
我挨打,但是弟妹们不挨打。我是领头羊。把我管教好了,下面的都好了。这情景一晃70年过去啦。我称赞妈妈。说她用的是“领头羊效应”。挨打是我美好的回忆。后来我当了爸爸。也用这个法子。严格要求老大,让他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街里街坊是老实善良的人们,教育伢,方法简单一点是自然的。伢们调皮,不挨打也是不可能的。伢们到五、六岁,会跑,像泥鳅一样抓不着。有时候。挨打演成喜剧:我记得隔壁有个小伢,挨打,他妈妈好不容易抓住他。干脆把他裤子一脱,跑不了。满街人笑起来,不就变成了喜剧么?
姑娘伢是不挨打的。即使犯了错,她的妈妈也会把她带回去关上门教训。生怕别人听见了。没有面子。这是姑娘婆婆们常说的,“儿子要粗养,姑娘要细养”,我邻家有个小姑娘,很聪明,画也画得很好。我们都是五七年考初中。不知什么原因,她落榜啦。她的父亲安慰她。并且买了很多颜料,纸张。让他专心画画。后来她的画果然画得很好。
杨家河的孩子很聪明。他们的家教既严格又温馨。
戏剧是生活的教科书,不论男女老少、文化高低,都从戏剧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有一曲戏《三娘教子》,京剧有名,正好,央视11频道。11月5号 有一台节目。关于家庭教育的,其中就有《三娘教子》其实很多剧种都演。老生青衣的戏,很教育人,很多学”生行”的艺童就是从 演倚哥走上舞台的。演倚哥学倚哥。但是我们那里人喜欢看汉剧的。《三娘教子》虽然各剧种的本子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汉剧的腔调接地气,就像邻家的小伢发生的故事。
比方说老管家薛保教小东人认错。就有一段台词袋非常有汉味的腔调。我给大家分享:
倚哥:“母亲在上。孩儿在下。孩儿放学回来,言语顶撞母亲。现家法在此。母亲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打儿一下与同十下。打儿十下,与同百下。妈呀,你要心疼孩儿,就一下不打。”有时候姑娘婆婆们在一起聊天。少不了提到《三娘教子》里的大娘和二娘。说她无情无义。不配当母亲。
当然我们街上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打街骂巷——吵架。
我说其中一种情况。小伢打架,一个小伢哭了。他的母亲到那个打赢了的小伢家。如果这家的母亲不服气,当然就会吵起来,他们的吵不断升级什么脏话,粗话都拿出来。连《王婆骂鸡》都自愧不如,吵得一塌糊涂。不到一个时辰,小伢又玩到一块啦。
《王婆骂鸡》本是一段楚戏。我们那里有一个纺织厂,逢过年过节放假的时候,他们的高音喇叭,喜欢放一些戏剧节目,增加节日的喜庆,蛮受街坊们的欢迎。其中少不了《王婆骂鸡》。那个段子,听多了,小伢都会唱。我们不懂,可是大人懂,大人不让我们唱。说《王婆骂鸡》,不好,用现在的话说有点黄。正暂听到的是新的《王婆骂鸡》,规矩啦。
现在小伢三岁上幼儿园,城市居家环境改善,人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不会当街打伢了。
这一道风景线落幕了。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清同治黄鹤楼
编辑:水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