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8月29日,这一天是屈辱性的日子,那一件事成了中国的一道深刻伤疤,是近代中国没落的开端。
因为这个条约并不仅仅割让了香港,还要赔偿上千万白银,还给英国开通了五大港口,从此中国任由他国长驱直入,随便搜刮民财。
除此之外,条约的附加项还有国家领事裁判权也交到了英国人手中。之后发生的事情可想而知,美法等国家纷纷效尤英国做法,对中国进行了进一步的掠夺,国将不国!
清末一派“祥和”背后是政府的不作为以及“闭关锁国”
清初,特别是乾隆康熙雍正年间,国家安定,经济发展较好。作为一个独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在当时算是强国。
于是,自给自足的思想开始固化,朝廷在这种平和的奢靡风气下,闭关锁国不与外界联系。渐渐地,社会矛盾激化,政府的腐朽也日益显现。
官员贪污,判错案,玩忽职守,霸占土地等等弊端,民不聊生的景象,正预示着国家正在一步步由盛转衰。
于是,各种起义在国内爆发开来,人民战争激烈,国内财务亏空,清政府也开始恐慌,场面一时难控。
英国迅速崛起,暗自谋划侵华计策
16世纪至18世纪,英国的殖民给国家带来丰厚的资本原始积累。之后的工业革命更是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一时间成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不满于面积小的英国领土,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武器,英国便开始一系列的侵略行为:从西到东,印度、新加坡、缅甸等等。
很快,他们就盯上了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
由于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在进入中国时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是,鸦片的进入,渐渐打开了国门。就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人就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
从此,国家屈辱史打开了篇章,随着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你不敢反抗,那别人就发起进攻
其实,当时以国家的实力,包括人口数量和充足资金,与入侵国家决战并不是没有获胜的可能。尤其是我国在航海上的战役,船舰对比上并不算落后。
可是,清政府不敢打。他们宁愿割地赔款,也要保留自己的一兵一卒。
对英国如此,对后来的入侵者同样如此,纵使将领有保家卫国之志,奈何政府无反抗之勇。他们宁愿拿百姓的钱财在繁华的宫殿里欢歌,举办生日宴,整日歌声不断,也不愿意支援远在南方顽抗强敌的士兵们。
聪明的侵略者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日本在那次甲午战争后,获得了发展的资本,台湾至今不得回归。
所以,落后不一定是挨打,但退缩就一定会被打到趴下,抬不起头。
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层皮。就算当初只有十分之一的胜率,也不应该放弃斗争,这样在气势上也能让侵略者忌惮三分。
这件事警戒国人,我们国家是战斗的国家,不言放弃的国家,永远要有一股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才能在世界上立足!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