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政理念融入至教学工作中,在专业教育中锻造和实现学生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目标。高校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完成思政和专业理论的融合,从不同层面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价值理念。财务管理专业作为商科重要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面临着许多主观价值判断,在面临这些判断时,教师的思政水平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诚信、守则、遵纪、责任与担当,都是学生成长必备的品质,是未来从事财务工作的基础。
一、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生动体现。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育、引导和熏陶,塑造学生的品德素养与价值观念。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指的是将思政观念融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如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追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品格塑造等内容,通过贴近学生专业、提供鲜活案例等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以期对学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作用。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也明确规定:要学法知法守法,牢固树立诚信理念,以诚立身、以信立业,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维护会计行业声誉。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系统推进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将财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要求融入其中。
(二)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大学生价值引导,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深化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培养“精财务、会管理、懂业务、能决策”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题中应有之义。未来财务从业人员需要聚焦更高价值的财务活动,工作重心也将逐渐向战略决策支持和运营过程管控升级,逐步实现由核算型财务向业务型财务、管理型财务转变,如此对专业技术人员必然提出更高要求。
(三)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必要举措。财务从业人员需要恪守职业规范,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在工作中要发扬“工匠精神”,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数字上一点点的差错都会造成很大错误。同时,财务从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理财意识,自觉抵制会计造假行为,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自觉用法规制度规范财经行为。所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坚持原则、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二、高职院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制,学生最后一年需要去企业顶岗实习,因而专业课程挤占思政课程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某高职院校2022级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思政课程中除了《形势与政策》涉及每个学期,其他的思政课程基本在大二上学期就结束,而且思政课程比较集中,课时也较少。
(二)课程思政专业师资力量欠缺。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与课程思政要求存在脱节现象,部分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专业教师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训练,对一些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从本意上背离了课程思政本来的挖掘专业课本身所带有的“内生式育人”元素和育人的理念,进而很难达成育人目的。
(三)课程思政考核制度不健全。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有着较为细致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尽管很多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的专业课教师也在专业课教学中对课程思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但总体来看系统性不强,而学校对于课程思政的考核制度也不健全,课程思政教学也未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难以量化考核指标,更缺少必要的激励措施。
三、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发挥思政教育质效的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94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