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支撑助推乡村振兴主要做法:推动粗放低效产业加速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
启动综改区建设以来,县主责主建,前线指挥部靠前指挥,始终坚持把农业转型升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聚焦支柱产业,聚力机制创新,先后引进龙头企业5个,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0余家,连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近万亩,带动2481人致富解困。2022年核心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一、路子如何走——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着力把握“适生高效”这个关键
综改区地处深丘腹地,人均仅7分耕地且80%为坡台地,林地面积广但绝大多数为柏树、杂木,传统产业比重大,种养业收入极低。为加速改变这一现状,综改区一方面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农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深入调查研究论证;另一方面组织100余名基层干部、种养殖户到省内外20余个地区考察学习,着力开拓视野,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有效破解想发展无门路的问题。一是精心论证力求适生高效。结合区域气候、土壤等条件,重点发展有种植传统、有市场前景的柑橘和耐干旱、耐贫瘠,产业链长、附加值高的木本油料两大主导产业。同时,适度发展草饲型养殖和水产养殖,加快提升粮油品种品质和品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甜橙产业园、“油牡丹+山桐子”高产高效套种示范园和藏黑猪、品牌土鸡集中养殖基地。二是合理布局确保形态适宜。确立“粮油下田、经作上山、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根据丘地断面特点布局不同建设业态,沟槽地以双低油菜和稻渔藕复合模式为主,二台地着力发展果—草—畜模式,坡顶发展坚果及其他高效林产业。三是创新模式促进融合互动。同步编制示范区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4个专项规划及11个镇乡的总规和控规,明确城镇、产业、生态三类空间布局。采取“点—线—面”带动模式,以“重点乡镇+示范园区”“中心村+规模产业”为核心点,发展“互联网+生态立体农业+乡村旅游”,促进镇园融合、农旅融合、产村互动。
二、基地如何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紧紧扭住“改革开放”这条主线
道路不畅、水利薄弱,招商引资无人来;缺资金,缺技术,没有龙头带动,群众自主发展困难多、风险大。针对这些问题,综改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统领,大力“筑巢引凤”,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多种组织形式破解发展无门路、缺手段的难题。一是政府主导“筑巢”。坚持项目跟着产业走,探索“3322”(资金用途、管理权限、实施主体“三个不变”,“一个部门牵头、一张图纸设计、一个标准验收”,综改区指挥部、镇乡“双审双签”全程把控)项目整合办法,出台《综改区项目推进办法》,明确社会投资、群众投入等以奖代补政策31条,去年累计整合投入1.5亿元,吸纳社会投资达2.2亿余元,群众筹资达1200余万元,累计启动建设县乡道路96.7公里,建成村社道路161公里,农户自建入户道路25.6公里,完成6000余亩土地整理、田土调型,新建近百公里田间作业路和水利沟渠,为开发开放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市场主体“唱戏”。实行土地“三权分置”,定向颁发土地经营权证,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先后精心策划包装项目48个,对接企业20多家,累计引进铁骑力士集团、可士可公司、牡丰公司等龙头企业5家,培育家庭农场39个、农业专合社7家,连片建成甜橙、油用牡丹、稻鸭(鳅)共育基地近万亩。积极探索丘区“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模式,首批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网点20个,建成综改区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开通“梓州购”和“云端363”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电商交易额186万元,同比增长86%。探索“互联网+定制农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9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