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山寨初中的时候,王广玉给我教过英语,我们认识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那时光知道他英语教得好,对学生管得严,我们都怕他。却不知道那时他就有了文学梦,名噪一时的山鹰文学社和油印《山鹰》小报,就是他等牵头创办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交通和信息不畅,学生能学到的知识仅限于书本,在老师引导下,同学之间谈理想十分流行,相比于解放军、科学家、飞行员等,文学梦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经常写作文、周记、日记,有时还获个奖状,有时还得个满分,有时还当个范文,因此农村上学孩子大多爱看“闲书”,大多有个文学梦。通过王老师的《我的中学时代》看出,那时,他心中的文学种子已萌动,并随着时日推移,中文学“毒”愈深。
世间最宝贵的是时间,最不经用的是时间,转眼二十几年过去,王老师已近花甲,调进城区中学,仍教英语,兼教其它,但文学梦仍酣,经年累月笔耕不辍,写自己,写同行,写学生,写家长,写校园里的一屋一舍、一花一草,其情也真,其意也切。文为心之表,言为行之根,可以看出,他对教书育人、解惑授业用心用情用力是极深的。对王老师来说,《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是个特殊的节日,因为要接待一位学生家长,没有去参加庆祝大会,这位家长的心愿和嘱托代表了所有家长的心声,其亲历更给他上了“开学第一课”,我觉得就是这一“课”,造就了他在杏坛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坚守。
美不美,泉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王老师出身农家,农家自有农家苦,农家更有农家乐,王老师的童年乃至青年,苦中寻乐,苦并乐着,他不忘苦难,不忘根本,缔结出了异常浓厚的故土情怀和故乡情结。故乡的父老,故乡的物件,故乡的节日,一草一木,一梁一沟,都盛着满满的回忆,都有牵绊他的特殊情愫,都是他源源不断的文学活水。
《春节纪事》将春节期间大小节日和文化活动系统展示给了读者,送灶爷、贴年画、迎喜神、上坟、祭祖、拜年、燎疳、挑苷娃娃、耍社火……口袋倒核桃,全是干货。这样的春节是牵绊了无数代人脚步和情思的根之所在,根是不能离开土的,根深才能叶茂,也是绝大多数六零后七零后八零后一生中挥之不去的牵挂,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过年没意思”,都是由于忽视和省略传统节日和文化活动造成的,这篇文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是一个很好的提醒。他始终《难忘老家那条街》,还有《老井》,还有《兑窝子》,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让人顿感如临其境,如见其貌,如闻其声。
地方的就是全国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每个地方的文学都有一个地方十分明确的地域标识,关山是华亭文学的富矿,华亭文人的主力军都扎根关山,关山承载着华亭文学,成就着华亭文人。王老师的文学积淀乃至人格魅力,得益于关山的丰腴和厚重,来源于关山的深邃和广阔。
他写故土,写亲情,写父老,写乡邻,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洋溢着浓厚的关山气象,心思细腻且感情真挚,笔调轻松而笔意沉重。《老娃鸨》中的王正江是一位乞丐,他邋里邋遢的形象和抗日老兵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和对时代发展的准确预言形成巨大反差,让人过目不忘。每个人心中都曾出现过一个邻家女孩,《岁女子》通过主人公与不公命运抗争过上幸福生活,以及与“我”的过往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回想起各自的“邻家女孩”,令人动容。一则则故事,真真切切,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让人感觉故事中的人物就是我们曾经的发小,曾经的邻居,甚至曾经的我们自己。
王老师是个充满正气的人,也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文章不论写景写人写事,都有他鲜明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清晰的主张和明确的导向,或隐或现,或虚或实,自然而然,不露痕迹。
他通过写花儿漫,牵引出当了村支书的回族学生为乡亲谋幸福的事迹,字里行间是骄傲。他看待《亦师亦友》中的刘维、建坤、马继、其正、正平数位学子,字字句句是自豪。采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写《粮票岁月》,折射出的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户籍制度改革等时代浪潮的风疾潮涌,体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之情。采用现场还原式的手法写《晒粮》,真情自然流淌,细节表现到位,写出了时代脉搏,写出了农民艰难,更写出了对党和国家富民政策的感激之情。
王老师还是个爱憎分明、心直口快的人,为人处世如此,落笔成文亦如此。他写《富有的清贫》引经据典,把安贫乐道写成了塑造人格魅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传家宝”。他写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一天,让我们深深地缅怀他们吧》诸如此类的文章,都有理有据有主张,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抨击丑恶态度明朗,让人回味并产生感慨。
王老师大半生献身教育事业,对自己安身立命的教育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正因为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情,才有了勇赴甘南的支教岁月。
对于宏观教育发展而言,支教是大政方针,而对于他个人,却是个特殊经历,特殊在两个方面,一是他年龄偏大,临近退休。二是那里属“三边”地区,条件艰苦。而他不顾“两特”,突破家人、同事和朋友的劝阻,自告奋勇前往夏河支教。
很显然,他只为支援教育而支教,只为丰富人生而支教,不带丝毫功利目的。支教虽然只有半年,但他却收获满满,他走进了安静祥和的藏区城镇乡村,领略到了特色独具的少数民族自然人文,体味到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土民情,接触到了淳朴善良的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和学生,更看到了和家乡相似的偏远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艰难和希望,所有这些,给了他文学创作的大量素材、不竭动力和充足时间,他写心迹,记物事,抒胸臆,发感慨,思如泉涌,笔走龙蛇,并萌发了出书计划。他说,他出书只是给自己前半生所历所感的一个交代,给几十年的文学爱好一个小结,仅此而已。
学生赏评老师的文章,向来少有,好的是王老师平易近人,这样想,我心里又稍微舒坦一点。我觉得这是王老师又一次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要我继续埋下头来虚心做人做事。我不能辜负王老师的良苦用心,认真研读了这本文集,并写下一点感受,忝列门墙,不妥之处,还望王老师及同仁们海涵。
聊为序。
石巨福
2022年6月15日于华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