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语文教学多年,一直以来摸爬滚打,观摩过很多的名师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其实语文课堂是有梯度的,可以将语文课堂的层次分为三种层次。
第一个层次:良好的习惯养成,扎实进行听说读写训练。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老师,我觉得这是首先要达到的第一层次。
习惯养成贯穿孩子终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受到很多老师的重视和认可。可以说没有好习惯,其他一切都是浮云。从细节入手,侧重孩子各个方面的习惯培养,这点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
语文课堂的特殊性,虽然我们说语文课要有语文味道。这就让有些老师误以为只能涉及和本节课目标有关的内容,除此之外涉及的内容就算是“跑题”。其实语文课来源于生活,更加贴近日常,在中国的语文大环境中,时刻离不开语文的影子,课文中所选取的例子也无非是例子而已。要活学活用,夯实听说读写的根本才是关键所在。
优秀的语文课堂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慢火候的滋养。曾有一位老教师提出,一节课就要落实语文的全部核心素养,让我大为震惊。不是说不能,而是这样的想法太过于天真,就算是可以实现,孩子们能否消化我看多少有些悬。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
教学生写字,老师首先要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
教学生读书,老师首先要喜欢读书,会读书,能有独到的见解分析;
教学生作文,老师首先能先写点,摸出写作的门道。这也意味着语文老师的达到的第一个层次就是首先能独立起来。在夯实习惯,听说读写的基础上打好基础。
第二个层次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饱满学习欲望。
很多时候,大家发现“让我学”永远比不上“我要学”。这种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激情,是语文老师要达到的第二个层次。
有时候老师们误以为语文课堂的具体知识传授更为重要,面面俱到还唯恐不能解气,课后听到不少老师说起,还有什么样的知识没有给孩子们讲到,还有那个知识点没有涉及……。
语文课堂不仅局限于一堂课,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作为一个支点,要能依靠这个支点撬起孩子学习语文的激情,学习知识的动力,无论在课堂内外,学科内外,校园内外,还是现实的日常交际,要让孩子意识到这种学习的需要,这远比具体的某个知识点更重要。
所以要让学生有激情,那么老师首先要先进入角色。
带着童趣走进课堂,去开启学生的童真;
带着诗意描绘课堂,带给学生诗与远方;
带着激情走入课堂,去激发学生的热情。
第二层次的语文课堂,我想很多想要达到的目标便会不期而遇,比如课堂效率,学生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力等等。
第三层次的语文课堂是能激发学生有思考的课堂,培育创新探究能力的课堂。
语文课堂需要活,更需要学生思考能力的活学活用,正确看待生活,看待人生。反观现实,很多被评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行为过于“规范”,我倒不觉得这是好现象。我曾试问一位我崇拜的老教师,一位老师最大的能力是什么?他告诉我说,那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看待人生,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我思考了很久,与我预先想的不谋而合。他还告诉我这太难了,现实的确是这样的。虽然我一直在探索,于当前的应试教育而言,确实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正确看待人生, 普通与非凡,失败与成功,挫折与顺利,平庸与优秀……,现实中老师们更习惯让学生站于极端的一边,不能合理地指导孩子去思考,这未必是培养孩子们创新探究的初衷啊!
语文即生活,生活又即语文,语文课堂要“启”要“慢”,要“活”。语文教学这条路且走且思,任重而道远!
2022年9月4日星期日
偶有帮助 常常疗愈 自得其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