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心得体会汇编(11篇)
向“躺平”说不
“甘于‘躺平’”“当‘老好人’‘太平官’”新春伊始,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等多个省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强调干部作风问题,批评一些“躺平式干部”的“为官不为”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过去一些干部身上的不良风气得到根本性扭转,但在一些干部中仍潜伏着一股“躺平”的暗流,值得警惕——有口号喊罢“唱空城”的,有拈轻怕重“做样子”的,有撸起袖子“站着看”的,有遇到难题“绕道走”的,有作风散漫“拖着干”的,有自甘平庸“差不多”的,一碰到“沟沟坎坎”就打起“退堂鼓”,一遇到困难挑战就选择“一躺了之”,不一而足这类干部,被群众形象地戏称为“躺平式干部”。
“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如此“躺平”,不仅污染了干事创业的环境,带偏了为民服务的节奏,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对此,2022年x月召开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便将“整治推诿扯皮、玩忽职守、不思进取的不作为问题”纳入今年工作重点。
2022年x月x日,《求是》杂志刊发***总书记题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的重要文章。“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深刻指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并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的明确要求,进一步为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确立了行动准则。
踏上新的赶考之路,尤为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鼓足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精气神,荡涤身上的消极萎靡之气,更为需要各级党组织旗帜鲜明地向“躺平”现象说不,树立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位,真正实现干部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舞台。
以“躺平”为耻以“奋斗”为荣做不负时代的奋斗者
日前,中组部发布的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概括了“躺平者”不敢为、不愿为、不真为、不会为、慢作为等典型表现,深刻剖析了“躺平”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如何纠治“躺平”现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提出了明确的举措要求,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释放了党员干部要勇当“奋斗者”、绝不做“躺平者”的鲜明信号。
x月xx日,集团公司党组召开了2022年第x次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会上,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xxx领学了这篇文章,并交流分享了他的思考与体会。他强调,全集团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认真研读、认真学习这篇文章,针对少数党员干部x种典型“躺平”现象,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树牢“有位必须有为”的责任意识,修炼“有为不必有位”的境界格局,强化“有为才有位”“无为者无位”的激励约束效应,坚决纠治“躺平”思想,铲除“躺平”土壤,激活干事动能,拒绝“躺平”、起而行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用实践实干实效说话。
***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躺平”与新时代的奋斗基调相悖,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相悖,与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作风相悖。关于党员干部绝不能“躺平”的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躺平者”不敢为、不愿为、不真为、不会为、慢作为等具体表现,深刻指出了“躺平”的根源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牢固,强调要从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干部专业能力培训、干部考核导向用人导向、干部激励保护和管理监督等方面综合施策,释放了党员干部要勇当“奋斗者”、绝不做“躺平者”的鲜明信号,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对如何纠治“躺平”现象、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牢记在心、践履于行,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有关要求,以“躺平”为耻,以“奋斗”为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实实在在的奋斗足迹。
***总书记指出:“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的直接体现。我自己始终认为,选择了“当官”,就是选择了率先垂范、选择了牺牲奉献、选择了朝乾夕惕(毛主席讲,“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是企业的向导,没有领导领错了路而事业能成功的。领导干部对每一项决策都要慎之又慎、实之又实、细之又细)。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认识到,“当官”是一种责任,“当官”是一种担当,“当官”就得永远兢兢业业,“当官”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从中国邮政来看,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都是勤勤恳恳、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不讲条件讲奉献、不讲困难讲付出、不讲权力讲责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中国邮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社会感受得到、客户感受得到、广大干部员工感受得到的改革成绩。尤其在近期上海、吉林的疫情防控和保供保通保畅工作中,当地邮政的领导干部主动带头,吃住在单位,坚守在一线,展现了行业“国家队”应有的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忠诚。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然有极少数干部存在“躺平”现象。比如,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有的干部拈轻怕重“不愿为”。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绝不是喊喊口号、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的思考认证、过硬的专业能力,还不可避免要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个别干部不愿意系统地思考问题、不愿意深入基层调研写实、不愿意去进行实践探索、更不愿意去触碰复杂的利益纠葛和矛盾冲突,从而严重阻碍了我们结合企业实际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而制定的“三大核心优势、八项战略任务”的落实落地。面对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的干部能力不足“不会为”,既不进行核心要素的对标对表,也不愿意沉下身子庖丁解牛、解剖麻雀,对于各项业务、管理的流程、标准、定额、制度都不甚了了,稀里糊涂当“南郭先生”,以其昏昏,使人昏昏。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任务,诸如分业经营改革,寄递“六大改革”尤其是“两集中”改革、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市趟改革,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IT变革,金融业务改革等工作,有的干部明哲保身“不敢为”,缺乏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善于作为的精神,涉及人员分流、岗位调整等难题时就一味当“老好人”,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走,致使部分改革进展缓慢。面对服务乡村振兴等集团公司重点战略任务,有的干部不思进取“慢作为”。农村市场是中国邮政的“根据地”“大粮仓”和核心优势所在,同业“千军万马”正在加速涌入,已呈现“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的局面,而我们个别干部依然缺乏忧患意识,动作迟缓、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导致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体系难以有效落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影响着整个单位和部门的氛围,如果选择了“躺平”,那更加会涣散全员士气、败坏企业风气、贻误事业发展。中国邮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躺平”现象必须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坚决防范和纠正。
党员干部拒绝“躺平”,首先必须树牢“有位必须有为”的责任意识。***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作为,求真务实。我们深刻认识到,“躺平”是对问题的麻木、对困难的妥协、对未来的放弃、对自身责任的不担当,本质上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事业的不负责任,与党的性质宗旨、党对干部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背道而驰。中国邮政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好了,把自己应该干的工作干好了,把应该取得的业绩取得了,让组织“放得下心”,用实践实干实效兑现入党誓言。
党员干部拒绝“躺平”,必须不断修炼“有为不必有位”的境界格局。***总书记曾满怀深情地讲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总书记还强调,“党员干部只有胸怀天下、志存高远,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夯实理想信念之基,自觉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用心用情担责。不简单以职位高低、职权大小来衡量个人价值,要从国家大局、企业发展、群众需要来定位人生目标,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工作成绩成就人生价值。人的价值首先体现在自己奉献的自我价值认同,然后是广大员工的认同。不管职位升迁、岗位变动,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从容,以自我认可、毫不懈怠的精神一往无前、干事创业。
各级党组织要坚决防范和纠正党员干部“躺平”,必须切实强化“有为才有位”“无为者无位”的激励约束效应。***总书记指出,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中国邮政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和用人导向,通过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突出对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实绩的考核,明确所有领导干部的重点任务和岗位业绩,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从管理上让“躺平者”无法躺平;根据中组部有关文件精神,对能力平庸,长期打不开局面、完不成目标任务,重大战略、重要改革、重点工作推进不力,关键时候经不住考验、敷衍塞责甚至临阵退缩,不胜任、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果断调整下来,决不让他们占着位子贻误发展,从制度上让“躺平者”无处容身;对“躺平”现象纠治不力的单位和部门,要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追责问责,从执纪上对“躺平者”形成震慑。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邮政将坚定不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纠治“躺平”思想、铲除“躺平”土壤、激活干事动能,让“躺平者”躺不住、没市场,从思想上“站起来”、行动上“跑起来”,让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对“躺平”说不,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邮政力量!
为何有些干部选择了“躺平”?
“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混日子的没市场。”“要做好斗争准备,坚定斗争意志,练就敢斗争、善斗争的硬功夫、真本事,坚决不做‘老好人’‘圆滑官’‘太平官’。”春节假期后,全国多地召开了“虎年第一会”。从内容上来看,多地聚焦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其中不乏痛批“躺平式干部”的疾言厉色,以鞭策、激励干部铆足干劲,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
“躺平”事小,作风事大。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躺平”现象,备受各地主要领导关注,折射了当下一些干部在工作作风上的松懈。
“躺平式干部”不仅是工作推动不力、带偏工作节奏、破坏工作氛围的直接责任人,还是影响行政效能的群体性障碍,其背后的心态和病因值得关注和探究。
奖惩机制不畅,“没动力”
待遇不高、晋升无望、“不干不错”,这可能是个别干部选择“躺平”的直接原因。
《半月谈》杂志近期刊发的一篇记者调查指出,职位升迁无盼头、待遇落实有困难是一些干部工作热情消退、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一些基层干部更是在受访时表示,“与其身心俱疲,不如享受生活,升职、加薪、干事都‘道阻且长’”。
也有一些干部年近退休,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站”,因心态失衡而选择“一躺到底”。
“辛辛苦苦几十年,到头来还是个股长”一位基层干部在说出这番话时,一脸的怅然与无奈。xx多岁的人了,回忆起自己年轻时也曾意气风发,但如今“一张旧船票哪还能登上提拔的客船”,“洞察”一切的他早已激情不再。
“xx年的股长”“xx年的科长”基层“天花板现象”比较普遍,使得这部分干部不愿干事。这里既有个人思想懈怠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并且,由于缺少有效的正向激励手段,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机制也加剧了“躺平”现象的出现。
xx首席研究员xx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缺少正向激励的情况下,当某些干部觉得精力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时,便会把“躺平”当作一种相对低边际成本的所谓“理性选择”,以期及时“止损”,从而降低“沉没成本”。
此外,与激励机制相应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洗碗效应”则为某些干部“躺平”创造了可能——“不洗碗的就不会打烂碗”。xx省委组织部曾在全省xx个市(地)进行了一次干部状态专题调研,样本近两万人。结果显示,一些地方有超过xx%的干部表示“不敢作为,内心没有安全感”。也就是说,由于一些地方的问责督导过频过严过泛,导致一些干部萌生了“为了不担事,宁愿不干事”的心态,继而选择“躺平”。
干事氛围不佳,“没干劲”
在个别地方或一些单位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干事氛围不佳则是有些干部选择“躺平”的客观原因。
2021年xx月x日,xx网刊发评论指出:“在一些单位,上级领导搞‘一言堂’,或者很喜欢搞‘团伙’,只跟所谓‘自己人’混在一起,紧紧把握话语权,让其他‘非亲非故’的干部无奈地成为‘边缘人’,想做事又处处掣肘,无法施展抱负,最终只好选择‘躺平’。”
另外,有的地方或部门,岗位职责不明确,有的领导习惯“鞭打快牛”,进而造成“能者”多劳、“庸者”悠闲。“庸者”在遇到困难或者是比较麻烦的工作时动辄大吐苦水,向“能者”推诿工作,或者干脆“一躺了之”。久而久之,“能者”也失去了动力“,躺平”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平心而论,绝大多数干部尤其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干部,都是很希望干出一番事业的。但是,有的干部如果所处环境的干事氛围不佳,长期承受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制而又无力改变,最终也就只好选择庸碌无为的“躺平”状态。
此外,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带来的不实之风,也在一点点“榨干”实干者的工作热情。
xx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党建研究所副研究员xx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边”的“躺平”和“上边”的折腾,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本来基层干部的事务就比较琐碎繁杂,又疲于应付各种形式主义的“花活儿”,耗时耗力。
《xx》也曾刊发评论指出:“部分地方和部门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眉毛胡子一把抓,轻重缓急都不分,文件通知发得快,报表总结要得急,指挥得基层干部如陀螺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超负荷工作的基层
干部,还有多少时间、精力和心气去细化落实一项项措施?”
因此,在缺乏实干导向的氛围中,让一些踏实肯干的干部寒了心,热情日渐消磨,倦怠情绪滋生,干劲逐渐消退。
主观能动不足,“没担当”
有些干部之所以选择“躺平”,固然存在一定的外在原因,但病根还是在自己身上——理想信念缺失、政治定力不足、素质能力欠缺才是根本原因。
***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就经不起风吹浪打,关键时刻就会私心杂念丛生,甚至临阵脱逃。”
“躺平式干部”看似无欲无求,实则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干部并没有真正厚植人民情怀,没有真正把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而是把个人的晋升、待遇、福利看得太重。《xx》就一针见血批评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躺平式干部’私心太重。”
xx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xx则指出:“一个人如果把价值的聚焦点放在自我的身上,一定会觉得累,想‘躺平’。红军长征苦不苦、累不累?为什么红军能完成两万五千里的伟大壮举,答案就两个字:使命。所以,一个人一旦把注意力放在小我的悲欢离合、咀嚼着自己的所谓得失成败时,就容易‘躺平’。”
有的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将个人得失放在首位,缺少为民情怀、报国之志、责任担当,所以才会在遇到麻烦时“绕着走”、面对重担时“装样子”。
此外,能力不足是“躺平式干部”不敢担当的另一个自身原因。《中国纪检监察》刊文剖析“躺平式干部”时指出,审视种种“躺平”现象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干部个人能力不高、本领不强的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见到工作“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既没有应对新环境、新挑战的能力,也缺少同不良风气斗争的本领,只好选择“一躺了之”。
须知,从来没有“躺”出来的成绩,也没有“躺”出来的发展。深入剖析并把握好“躺平者”的上述心态,方能更好地对症开方、“治病救人”。
躺平,当代年轻人的“习得性无助”
转眼,我在高职院校担任心理老师已数年,在心理咨询、教育教学服务中,我发现高职学生的“躺平”现象十分普遍。这两年,在网络上频频引起讨论的“996”“社畜”“打工人”“内卷”,最终也指向了躺平的现象,表现为年轻人对生活没有什么想法和目标;对工作没有上进心;不恋爱,或恋爱不结婚,或结婚不生子,不愿意承担养育和照料孩子的压力;在物质消费上也呈现低欲望的状态。
有人称年轻人的躺平态度极不负责,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社会;有人建议年轻人应该追求精神财富,而非钞票;还有人说年轻人不要太佛系,不然国家就没希望了
在我看来,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躺平。何为“躺平”?
躺平,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放弃拼命工作、攒钱、焦虑伤身的生活,主动去过低欲望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
躺平的哲学并非来源于网络热议,而是来自我们身边。在刚离开校园时,人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可随着步入社会的时间越来越长,对职业套路的越来越熟悉,不少人都陷入了“上班没什么意思”的自我怀疑。
接着,有人跳槽,有人选择考研重回校园,有人一边工作一边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有的人选择了逃离——月薪几万的工作说辞就辞,你若是问他为什么,他会告诉你“工作不快乐”比“没有工作”更难以忍受。你若是问他工作为什么不快乐,他会告诉你“因为我想要的东西,无法通过工作得到。”最初的美好愿景,逐渐被消磨殆尽,所以躺平就成了一种防御手段。当经历了多次的“先尝试,后失败”的过程,躺平可以帮助年轻人不受“我努力了,但我还是得不到我想要的”想法的伤害,毕竟“我已经躺平了,所以不拥有那些东西也没关系”。
躺平,有可能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不可否认的是,在工作竞争、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今天,躺平成了一种自我探索的新机会和自我保护的新方式。年轻人为了放下焦虑、慌张、恐惧、挫败和无力感选择躺平,也不能算作一种错误。
只不过,躺平不是你想躺就能躺,躺平是有门槛的:
经济能力:很多年轻人的躺平生活都无法持续太久,因为躺着躺着就没钱了,需要去找工作。
压力程度:躺平现象往往出现在长期受挫的单身青年身上,而上有老、下有小,有工作压力和房贷车贷的中年群体,是根本不敢躺平的。
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拥有正常的成人自恋和正常的自尊调节,能真正以自己的内心标准去衡量自己的现状,能真正实现自我状态的接纳,面对外界评判能保持清醒,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正在做的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真正能够躺平的关键。
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躺平的条件,又偏偏要躺平,很可能是因为习得性无助。著名心理学家xx曾提出:过去的失败经验可能使人们认为他
们无法掌握自己的未来,从而选择被动接受,放弃做出改变,这种由于过去受
挫导致的消极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对事物总持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不确定的态度,认为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年轻人因为长期受挫而选择躺平,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并且他们不仅无法通过躺平缓解无助感,还会长期处在强烈的焦虑中,加剧习得性无助的循环。
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既然不是人人都可以真正躺平,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泥沼,就没救了吗?当然不是。
在提出习得性无助之后,塞利格曼还研究了那些乐观的人,提出了“习得性乐观”。他通过研究发现,乐观的人对坏事情的解释具有暂时性、特定性和外在化特点,并相信好事情是持久、普遍的,是自己努力获得的。另外,乐观的个体在压力下表现得更好,更不容易放弃,能更快地从失败中站起来。悲观的人则是相反的。
塞利格曼还提出“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获得的。通过培养习得性乐观,能够有效消除无助感。
那么,怎样才能够从习得性无助转变为“习得性乐观”呢?
依据塞利格曼的研究,一个人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关键取决于一个人在解释问题与挫折时所采用的归因方式。塞利格曼团队发明了***BCDE技术来培养个体乐观的归因方式。
***代表事实;B代表想法、认知;C代表基于想法后产生的反应;D代表反驳;E代表激发。
举例子来说:
***:你用心给家人准备了晚饭,但爱人就只尝了几口菜。
B:菜不好吃,我可能根本不会烧菜。本来想和爱人拉近关系的,现在全泡汤了。
C: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对自己失望。
D:我知道某个菜是我的拿手菜,饭菜没有那么难吃。爱人没有吃多少,但是其他家人吃了很多。爱人今天的反应有很多种理由,比如今天身体不舒服、没有胃口,或者在节食,或者有紧急任务。
E:我没有像之前一样不高兴了,我多了一个机会去理解爱人,我可以去关心爱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样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
这就是***BCDE的具体内涵和在具体生活中的示例。
***BCDE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它可以使你觉察自己的自动化解释,并帮助我们练习反驳的能力。熟练运用这个工具,当你遇到负性事件时,才能够觉察自己自动化、消极的想法,寻找事情的真实原因和保留更多可能性去反驳它。
党员干部岂能“躺平”
有一个网络热词叫“躺平”,意思是指面对外部的一切,内心毫无波澜,不再热血沸腾、渴求成功了。躺平看似妥协、放弃,其实是“向下突破天花板”,选择最无所作为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态度,如果任其蔓延必将后患无穷。
我们党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和艰苦卓绝的奋斗,经历了无数次考验和磨难,才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但越是在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的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越不容易,特别是承平日久,一些党员干部难免会出现精神懈怠的问题。从物理学“熵增”定律看,一个系统的“熵”总会自发地增加、有效能量则会相应减少。社会上出现的“躺平”现象在我们党内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党员干部出现的不敢斗争、不愿担当、不愿作为等现象警告我们,必须要持续不断地焕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激励他们勇于奉献、勇于牺牲,始终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我们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在前进道路上注定会有艰难险阻。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正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国际上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叠加,具有很强的外溢性、破坏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处在关键时期,外部势力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疯狂遏制打压。历史的经验无数次证明,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党和国家事业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前进的,改革发展越是向纵深推进,越需要干部担当尽职、勇于斗争。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新的赶考之路,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党员干部什么时候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要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一名党员、每一位干部都要充分认识“严”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不能因为组织上从严要求,就怕出事而不干事。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在干事创业方面,要以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局为重,少一些瞻前顾后,多一些担当作为;少一些患得患失,多一些实干苦干,尽心尽力,再立新功。要保持激情,绝不能静看风云起,我自心悠然,做“躺平”式的人。
需要警惕的是,不作为不担当的“躺平”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危害,但乱作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尤其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敬畏法纪,慎重决策、慎重用权,干任何事都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决不能为了自己搞政绩工程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7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