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在读"《儒林外史》作者对我说"这本书,是一本讲述《儒林外史》创作背景及评论方面的书,读后观感良多,这里记录一二。
1、读书的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性的变化也在慢慢的变化。以前最以为多读书并能增加见识,所以三天一小本,七天一大本,一年下来不读够二、三十本书就会觉得犯罪,但现在看来以前的方式全错了。读书之道在于精,不能只图里面的热闹,而不知里面所描述的历史背景、作者意图及人物的性格。否则的话,那书就算读上万本也不一定有所见识,和别人论起道来也只有听的份,上不了台面。
2、当要精读一本书时,需要按照以下方式。首先通读一篇,知其概貌;其次找些专家点评,看看人家是如何读这本书的,然后再去读一遍,识识它里面的味道;再次,整理一下自已的思路,形成自已的观念后再读一篇。这样三篇下来,这本书就算是读进去了,和别人谈这本书时,别人只能听你讲了。按照这种方式,我就读过《红楼梦》,除了读了原著外数篇外,我还读了《脂胭庵》点评,及看了一些当今教授的点评,所以现在如果讲讲《红楼梦》我也还是能搭得上道的。
3、古人写小说,大都对作者都不很详细,四大名著的作者,有本的作者今人会打问号,金瓶梅的作者更不知道是谁,这与古代写小说的人地位低下分不开的,如果文人不去考八股,而去写小说,这便是大不敬,为人所耻的事,所以大都数小说的作者都不用真名。
4、每部小说都是作者内心的写照。《三国演义》作者主张“天下久合必分,久分必合”,所以一直从三国鼎立写到晋朝统一,而且将诸葛亮神化,寄与这个角色,表达自已怀才不遇希望遇到刘备这样的明君;《西游记》作者借助孙悟空这个角色表达对封建体制的不满,但最后又不得不妥协当前的体制,被如来收服,跟随唐僧去取西经;《红楼梦》作者希望女性地位得到提升,不希望女性成为那个男权时代的商品,所以将里面的女子写得个个绝色佳人及才风横溢,相反男子反而俗不可耐,而且主张“意淫”是最高的境界,如同宝玉与林妹妹,虽有情有意,但始终末做出出格之事;《水浒》作者表达的是“官逼民反”这个理,所以故事不是很连贯,主要是一个人物一个人物被逼上梁上的过程;《金瓶梅》的作者则反映的是当时那个社会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女人如衣物,随买随弃,而作者本人也有这个思想。
5、古代大多数文人都会考八股,但是还有一些文人不会去考,为了笼络这批文人,统治者会要求各省推荐有学问的人参加皇帝的面试,优秀者,皇帝便会直接授以功名。这也算是文人的第二条路吧。
6、“吴”姓出自王姓,太伯为始祖,本来因为他继位,但看到周王比较喜欢弟弟,便主动让位给弟弟,自已和仲雍便分封到吴地太湖附近,后以吴为姓。“吴”字上面一口指太湖,二人指吴太伯及仲雍。
7、古代文人如果没有功名主要从事以下几种职业:1)教书 —比较好理解,教几个学生,弄些饭钱 2)卖字画—抄抄写写,弄些饭钱 3)文会—到处会文友,弄些饭钱4)填词—替妓院、梨园写些词曲(相当于现在写剧本),弄些饭钱5)选家—从考取功名的人的文章中选出些文章写上评注,集结出版,弄些饭钱。
8、”百般无用是书生“这话正确,因为古代的书生成天做八股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人情世故一点也不通,当老太爷在世时,还能过着富贵生活,但老太爷一过世,万惯家产也会败的街头乞讨。《儒林外史》的作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吴敬梓生活很是不如意,虽然父辈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