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孩子磨蹭,这绝对是99%的爸爸妈妈都会头疼的问题,以下“你催我磨”的剧情,你家是不是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上演?
“快起床!上幼儿园又要迟到了!”
“说好了再玩5分钟你怎么还不肯回家呢?!”
“快点睡觉,不然明天又起不来了!”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的娃
一边孩子无动于衷,一边你催得血压飙升,心想他是不是在故意和你作对,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
其实,孩子是真的不知道你在急什么,他不知道“时间不等人”,更不明白“迟到的代价”,对他来说,光是认识时间就已经好难了,更别说有时间观念了。
你会发现,即使是平时再“天使”的孩子也免不了拖延磨蹭,本质上就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时间的认识很浅。
让孩子认识时间,究竟有多难?
你是不是尝试过很多方式治孩子的磨蹭,比如买沙漏、DIY钟表,但都收效甚微?别埋怨孩子难带,是我们对他的要求太高了。
对3~5岁的孩子来说,“认识时间”可是个高难度技能,来看看为什么:
时间是抽象的,不能被直接感知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需要我们通过人体生理规律、生活事件、自然现象等等各种工具间接感知,而孩子的感知能力在什么水平呢?
- 3岁以下的孩子主要依赖生理节律和生活作息来感知时间,比如午睡是在下午;
- 3~4岁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比如天气、环境变化认识时间,比如天黑了、月亮出来就是晚上;
- 5岁左右的孩子才能通过日历、钟表认识时间。
时间是相对的,讲顺序的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需要理解很多的时间概念,这有多难?你可以看下面这段“绕口令”:
“昨天”是相对于“今天”而言的,过了“今天”,“昨天”就变成了“前天”;
早晨在中午前面,中午在晚上前面,但是昨天的晚上排在今天的早晨前面。
是不是有点绕晕?
要知道,即使是4岁的孩子,也只有50%的比例理解早、中、晚时序,时间的概念这么多,他根本还搞不清楚呢。
对时间长度的认知受主观影响
比如我们都能理解的,“上班的时间感觉很长,周末又很短”。
但区别在于,大人能把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客观时间区分开来,孩子却很难,所以就会出现如下对话:
“不是说好只看20分钟动画片吗?时间已经到了。”
“没有没有,明明没有到!”
很多研究都发现,5岁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时长的含义,要到10岁以后才能逐渐学会准确地判断时间长度。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找到孩子磨蹭的根本原因了,不过虽然认识时间对孩子来说很难,并不代表我们就直接“放弃治疗”了。
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可以让他更早地具备时间观念,不至于长大了以后演变成“拖延症”。
怎么帮助孩子认识时间?
把时间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孩子对时间的判断有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过程,这和他日常的生活经验紧密相关。
比如一开始孩子只知道“过去”、“现在”、“以后”,但是上了幼儿园之后,会逐渐理解“周末”“假期”这样的时间概念。
所以首先,你可以在生活中不断给孩子强调有关时间的概念,比如“昨天我们去了动物园”,“前天我们去了游乐场”。
另外,保持日常生活的规律,让孩子可以把具体的生活事件和时间建立关系,比如8点是起床时间、12点是吃午饭时间、晚上9点是睡觉时间。
要注意的是,孩子对时间的认知规律是先理解“天”“小时”这些较大的时间单元,然后才理解较小的时间单元“分”“秒”和更大的时间单元“周”“月”“年”。
用孩子看得懂的方式“展示”时间
时间本身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可以利用工具具象地展示出来,比如买一个“计时玩具”或者倒计时小闹钟。
你可以提前给孩子说,“我们看10分钟动画片哦,等小兔子吃到胡萝卜,时间就到了。”
对孩子来说,这样认识时间的方式既有趣又客观,比你催他好几遍更有用。
时间观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我们之所以会嫌弃孩子磨蹭,是因为知道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快点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迟到,比如扣钱……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他还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所以不要因为孩子现在动作慢、磨蹭而过度担忧,只要慢慢地帮他建立起时间的概念,以后他自然就会“快”起来。
#头条育儿#?我是枫枫妈妈,每日分享育儿知识助力宝宝健康成长,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收藏转发[玫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