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民营经济已占XX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稳增长、增财税、保就业、强活力的重要支撑。民营经济好则XX经济好,民营经济强则XX经济强。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亟需摸清情况、认真应对。为此,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我局会同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和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先后召开13次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1200余份,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查阅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XX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省相关部署要求,始终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XX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民营经济总体呈现逆势增长、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2022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033.46亿元,同比增长8.83%,高于GDP增速4.53个百分点,占GDP的54.24%,占比排名连续两年保持全省前三;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吸纳就业、企业主体户数占比,分别达到全市税收的35.71%、吸纳就业的86.5%、企业户数的90.58%,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市场主体快速扩张。截止2022年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类民营市场主体数量已达35.23万户,同比增长26.24%,总量占全省的6.7%,仅次于XX市,其中民营企业5.18万户,同比增长10.07%,分别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2.6倍、1.8倍。从市场信心看,有77.45%的民营市场主体对疫情后市场恢复比较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从各县区情况看,XX、XX区、XX县、XX区、XX县民营经济活跃度较高,新增市场主体占全市89.98%。
(二)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市、县区均成立了促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先后出台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用于扶持民营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财政奖补资金占比超过80%,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2022年度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我市综合得分排全省第四;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6.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
(三)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2年,我市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位居全省地市第二、第一,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48家、同比增长65%,通过国网备案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同比增长85%;依托民营企业建立的专家、院士工作站86个,企业技术中心11个,分别占全市总数的72.88%、42.31%。全市民营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陕西好商标”分别为4件、10件,占全市的66.67%和76.92%;培育认定省级民营转型升级示范企业38户,占全省总数的16.67%,位全省第二位。西玛机床五轴数控工具磨床、智海精密四通阀专用拉刀、秦航机电骨组织手术动力系统等产品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融通格局基本成型。坚持“龙头带配套”“国有带民营”发展思路,在全市主导产业中初步形成了万利航空、德容航空、君毅航空、大秦机械等零部件加工为代表的航空配套产业集群;以万目仪电、精测电器、锐杰电子、智海精密、秦航机电等传感器、元器件、工量具为代表的精密制造产业集群;以汉钢集团、汉邦钢结构、华晟永利、桂资丹、格伯莱彻等金属冶炼及制品、新型建材、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材料等为代表的现代材料产业集群;以汉王、汉江药业、东裕茶业、双亚粮油等中成药、原料药和食品加工为代表的高品质食药产业集群。龙头带动、多元支撑、多点发力、协同配套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基本成型。XX经开区、航空智慧新城被评为省级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
(五)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引领推动下,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逐渐由传统的种植业、机械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2022年,民营经济在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8.6%、64.0%、53.5%。与2020年相比,一产降低4个百分点,二产提升5.6个百分点,一产占比持续缩减,二产占比稳步提升,新增市场主体中属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比例达到60%。
二、XX民营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与问题短板
(一)企业占比偏小,有高原无高峰。截止2022年底,全市民营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比达到85.3%,民营企业占比仅为14.70%,新增企业增速低于新增个体工商户增速20.95个百分点;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仅168户,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70户。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户数占到94.32%,总产值却只有47.53%;规模前5位的民营企业总产值仅占规上工业的9.73%,而前5位的国有企业总产值则占到28.88%,超过全部规上民营企业总产值的60%。全市民营企业中尚无全省百强企业和50强民营企业,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略刚公司年产值还未超过50亿元,缺少像东岭集团、隆基绿能、比亚迪汽车那样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大企业。
(二)产业结构偏传统,产品结构不优、层次不高。目前,我市民营经济主要仍分布在传统农业、传统制造、传统消费和传统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总体占比偏低,全市民营企业没有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总数只有0.067%,民营高技术产业产值不到10%,低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除航空制造、绿色食药、精密制造等少数优势行业外,大多数领域民营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有竞争力的成台(套)设备和终端产品少,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产业微笑曲线的中间端即制造、组装环节,代表技术、专利的研发端和品牌、服务的营销端贡献少。从调研的情况看,62.75%的民营企业上年度没有研发投入,68%没有产品或技术专利。
(三)家族式管理比较普遍,现代企业制度有待健全。调查发现超过80%的民营企业仍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特别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6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