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玉林
一九七九年,季夏。我走完了上学读书的路程,虚岁恰二十,但乃懵懂,顺大溜去高考,名落深山里。闲在家中,天天和母亲一道裱糊骨子,以消磨时光。
我们东方红中学七九届的毕业生,总共应有一百几十人,只有七个同学,考上了大学,占比为20比1。就这样,那年在全市里面,还是很不错的。对照一下,我感道: 我,不是花,不是树;恰切来讲,我就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
一九八0年,那个仲春月里,我进入了工厂。人生迎来了青春,我仍掉了书包,离开了在家劳务的日子,成了“咱们工人”里的一员。
我们的工厂,在市区热闹的东大街里,工人文化宫院里东隔壁的地方。厂门面朝东方,门口是一条幽静的小路,南北走向,南端就是东大街,再廷向南,连接环城路,止步环城河,旁边就是百年名校一一纪家楼小学。北端,是我们的母亲河一一里运河。在这两面河水的怀抱里,就是让我高高兴兴去上班的工厂,一一清江市无线电元件三厂。
元件三厂,主打产品就是“电阻”。以前的无线电产品,无论是收音机,还是功放,其肚子里都有着许多的零部件,共同一起工作着,其中就有大大小小的电阻。不像现在液晶的产品,很薄,没有了晶体管,没有了电阻。
三厂是一个小厂,厂长和工人加起来,也就三百人。但予以我,却是青春的田野,我就像小草一样,吐露翠绿。
我们的车间,是机修车间,属于生产的后方。在厂区一隅,有二处房屋和屋面前的一块空地。大房屋里有磨床、洗床、车床、刨床,还有为生产电阻帽用的几台小冲床。我的工作岗位,就是开刨床,牛头刨B665的小型床子。
对面有一处小房子,里面是一台马弗炉子,是留调质钢材用的。就是热处理里的一种方式: 退火。待加工材料放进里边,然后升到一定的温度,再自然地降下来,能使钢材的内部组织结构,变为“柔和”,使切削平稳、光滑,没有了“剌头”、“结疤”。
刨床,说是最简单的,容易掌握。但要使干好它,也不是轻松就做到的。说是简单,就是切削省事,把行程调到大于工件的长度,然后点击按钮让它行走。牛头上的切削刀,用手漫漫摇下,当接触到工件表面时,选择好切削的深度,最后将工作台摇到切削刀刃的一侧,就开始了加工。根据图纸上的尺寸要求,合理地选择切削的次数,看图领会工件的加工步骤,按部就班地操作,就0K了。
虽然操作简单,我还是蛮喜欢的,毕竟我现在是工人了,吃的口粮标准也增加了,每个月国家配发40斤的粮票。我成了准“大人”,不是小屁孩了。
我们机修车间,是搞修配的,不是很忙。闲时,自己会瞎捣鼓。记得上班几个月后,我用一小块不锈钢的长条板,大约2个米厘厚,夹在台虎钳上,加工钥匙坯。首先要根据钥匙头的道槽宽度,磨成专门的刀头,装上牛头刨盒里,进行开槽子。刨成槽口后,再调个面切削钥匙牙口厚度。下一步就是锉钥匙牙齿了。没想到,经过几个步骤的加工,我一次性配钥匙成功。
这把钥匙成本可高了,不是剪条一个米厘的铁皮,拿钢条在上边捶道钥匙沟漕。这可是动用刨床,刨出的槽子,不锈钢板刨成的高档品,能不精贵吗!
这把不锈钢钥匙的加工经历,使我对刨床操作简单的认知,有了新的看法。那就是“装夹”工件,必须把握到“度”,松了,切削时会带走工件;紧了加工,工件材料的内应力变化大,会使尺寸不精准。这工件的装夹,是最讲究的技术,不像是随手夹住就了事的。
机修车间的师傅,平日看上去漫漫腾腾的,万事不着急,其实他们肚子里都有“货”。记得一位老张师傅,曾经开一付模具,左一次用红丹粉研磨,右一次铲刮的,不知要重复多少次?直至表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铲刮的微痕。这情景使我懂得了什么叫“漫工”出细活。手艺是急躁不得的,必须沉进心去。
在元件三厂的三年多点的时间里,我最难忘的是,用刨床加工出了一块高标准的拖板滑块,从光洁的外表,到内部的燕尾槽;从尺寸的各部位的要求,到几个面之间的垂直度,几乎挑不出毛病。它是我操作刨床最完美的“作品”,不知耗去了我多少的精力。首先是粗加工一遍,使毛坯有个模样。然后松开台虎钳,再稍微夹紧,使工件贴实垫铁,开始精加工。精加工过后,所有尺寸,各种要求都符合图纸。但我并没有就此完工,而是再把切削的刀,修磨宽些过渡刃,然后装上牛头刨上,对好工件平面,进行空运行,使过渡刃紧贴工件,并且在平面上加上煤油,让刀刃研磨运行。至此,这块完工的拖板滑块,光洁度超好,似玉石一样。进厂的第二年,有幸参加了机械工人的应知应会理论大考试,是全市统考,受益匪浅。中学里学的那点三视图,已不够用了。日常零件的图纸,除了主视,俯视,左视;它还涉及到剖视,局部视图等。干机械加工,看懂图纸是必要的前提,我还说得过去吧。
工作中时常站在刨床头旁边,手驾在牛头刨刀上,眼看着面前图纸架子上的工件图,心中却美滋滋地想: 这图纸架放在跟前,多似表演演奏时的曲谱架啊。这里就是我生命的舞台,我可要认真看好谱子。
后来,我调离了三厂,去了机电公司下属的清江电机厂。但是我怀念蹲过几年的无线电元件三厂,它是我青春萌芽的地方。我的青春,在这里像小草一样,变为青青的屋旁那片土。
作者简介
周玉林 退休闲人 家住清江浦畔华都名邸 乐与文字为伴 快乐时光。
往期作品荐读:
上下滑动可读更多文章
钢琴和我的半分缘
小雨一点丁尼大
去鼎泰公馆
读《面絮》有感
有一处令人神往的地方
后知后觉
幸福的模样
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五个女人 与“手袋”
习作偏也有花絮
水悠悠来 情亦悠
【生活随记】弥足珍贵的画传
【生活感悟】岸上柳
【生活感悟】爸爸的小尾巴
【生活感悟】感知落差
【回忆】我的爸爸是木匠
【生活】新年漫步楚秀园
【过往】浴帐的前世今生
【过往】曾经的这条街有家明泉池
【身边人】疫情里的思念
同学家的堂妹
面食里的乡味
心中那扇对开的铁门
有女如斯,足也
春节“圆”舞曲
过去的年是用来忙的
我的婚姻三十年
少尉班主任走了
还没走远的小街
裱骨子小夜曲
丫头 你大胆地往前走
笑语欢歌滋滋乐
四十年后再相会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投稿邮箱:
haqjprj@163.com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投稿务必3. 原创且且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6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