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建理论汇编(12篇)

2023年党建理论汇编(12篇)
目录

1.理论学习也要有“竞赛意识” 2
2.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5
3.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好十二个“度” 10
4.以调查研究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9
5.调查研究要找准“第一信号” 23
6.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 26
7.把调查研究落实到为民服务上 30
8.高校思政课也要调研驱动 35
9.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担当 41
10.准确把握“五个善于”的内在要义 46
11.高校共青团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52
12.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 58

理论学习也要有“竞赛意识”

    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并提出“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在理论学习上树立“竞赛意识”,把学好理论当作政治责任来强化,通过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竞赛”,更好地把学思用贯通起来、知信行统一起来,在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上取得新进步。
    比一比谁学得深。学习理论如同掘井汲泉,必然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以往情况看,有的同志学理论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满足于快餐式的浅阅读、泛阅读。理论学习最忌不深入、不全面、不系统,搞好理论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这次主题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拿出争当“学习模范”的劲头,对指定学习书目一篇一篇读,对重点篇章内容一句一句学,对重要讲话一点一滴悟,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又要保持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在理论学习上下深功夫、实功夫、苦功夫,把全面学和重点学结合起来,做到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进一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比一比谁悟得透。学理论关键在于领悟精髓、把握要义,进而改造思想、提纯党性、铸牢忠诚。刘少奇同志曾批评一些干部:“不懂理论,又要站在指挥台上指挥,行吗?不行。现在还有这样的人,他还站在指挥台上;等大家理论水平提高了,他再要站在指挥台上就不行了。”党员干部要想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就应注重在学习中深思、在深思中领悟,自觉从原理、规律、趋势等多个角度,全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真正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把工作方法掌握好。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联系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联系我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系统理解认清理论全貌,深刻领悟吃透内在逻辑,研机析理掌握科学方法,做到学深悟透、知行合一。
    比一比谁用得好。一切学习都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一位同志在谈到学习理论的体会时说,脑子里有强烈的使命职责、有具体的矛盾问题,再来学理论、找答案,就越学越会干、越学越能干、越学越想干。新征程上,有很多思想疑惑需要解答,有很多发展矛盾需要破解,有很多工作堵点需要打通,党员干部尤其应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把科学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贯穿和运用到想问题、办事情的全过程,更好地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零碎认识上升为系统认识,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还应把解决问题作为实践落点,着力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找到理论通往实践的“船”和“桥”,坚决向最难之处攻坚、向最险之处挺进,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理论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绵绵用力、日日为继、久久为功。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在与问题的较量中始终掌握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学习竞赛”中努力学出好成绩、持续跑在前列,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使学得好变成用得好、做得好。

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思想、见行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气神,以满腔热忱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战胜困难、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如何,反映着自身的思想觉悟和作风形象,影响着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在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正是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在漫漫征程中战胜一个个挑战,攻克一道道难关,取得一次次胜利,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今天,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始终提着那么一口气,鼓着那么一股子劲儿,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才能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破难局、解困局、开新局,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无数革命先烈为实现崇高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挺起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树起的是成就事业、砥砺后人的精神丰碑。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离不开科学理论滋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信真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深功夫,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要求,自觉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强化使命担当,勇挑重担。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必须保持敢闯敢干、不甘落后的精气神,越是“难”,越要事不避难、攻坚克难;越是“险”,越要勇于克险、知险化险,主动闯激流、涉险滩、打头阵,矢志开辟一片新天地、干出一番大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身时代大潮,在风雨中强健筋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始终保持敢闯敢试的锐气,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胆识气魄,乘势而上、科学应变,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争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排头兵;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勇气,在困难面前不后退,在挑战面前不低头,以知重负重、万难不惧的勇毅,坚定斗争意志、焕发斗争激情,敢于亮剑、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弘扬务实作风,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都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出来、干出来的,要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仍然要靠拼、要靠干。”世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不是空对空的,而是实打实的,体现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干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挑起该挑的担子,扛起应负的职责,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实干家,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增强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责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多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好事;要在务实、抓实、落实上下功夫,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真抓实干,全神贯注、倾力而为,用实招推进工作,靠实绩赢得信任,不落实到位不撒手,不抓出成效不收兵;要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好十二个“度”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释,为做好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新局展新貌。
    站稳政治高度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精度
    为扎实深入推进宣传思想工作重点任务的落实,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持之以恒推进理论学习教育。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从宣传思想战线来讲,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静下心来真学,学出深度,不断在思想上有新感悟;深刻理解真信,学出温度,不断在政治上有新升华;知行合一真用,学出热度,不断在实践上有新提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一个持续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宣传思想战线要从讲政治高度谋划、部署、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顶天立地”,挺直“腰杆”、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把工作深入到方方面面、覆盖到所有人群;又要精准“滴灌”、“靶向”供给,在“知人知心”“量体裁衣”“因时而变”上下功夫,做到出彩出新、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宣传思想战线要举旗亮剑,更要激浊扬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预警监测和分析研判处置能力,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仍然“咬定青山不放松”。
    加大实践力度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广度
    思想来自于实践,实践出真知,真知促实践。我们要勇于实践,获得真知。在扎根实践中拥有更广舞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立足所见所闻,方能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言为心声。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扎根于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从丰富深刻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宣传思想工作的源泉,从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中充实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果,从人民群众的愿望需求中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责任,从新鲜活泼的大众语言中汲取宣传工作的营养。宣传思想工作者应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亲历者、参与者、记录者,用目光聚焦团结奋斗的时代,把镜头对准团结奋斗的人民,以笔墨描绘时代巨变的画卷。在服务实践中吸引更广受众。思想解放,就是摆脱藩篱;思想解放,也是开启新篇。如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之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成为亿万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党中央就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坚持把目光投向基层一线,察实情、听实话、谋实招,多进行调研式、蹲点式采访,多反映热火朝天、干事创业的景象,让人们看到喜人进展、积累发展信心,让改革进取的“冲锋号”在新时代始终嘹亮。在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宣传思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干不了的。只有在实践的“战场”中练就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才能打出漂亮仗、干出漂亮活。宣传思想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舍得在学习理论上花时间,发扬优良传统,让求真务实、好学能文蔚然成风,深入把握新时代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等工作特点,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善于运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开展工作,持续深化群星闪耀、新人辈出的生动局面,在宣传思想工作的广阔天地里干出一番新业绩。
    深耕文化厚度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气度
    文化的生命力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时代价值相一致、与时代步伐相协调、与时代要求相契合、与世界潮流相融合,要在坚守中华文化的根脉中更加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继承性和时代性相统一中开阔宣传格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治国理政的丰富思想、修身处事的道德理念、革故鼎新的思想方法和质文兼具的表达方式,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丰厚精神遗产。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深入挖掘、继承、传承千年文化精华,汲取不竭源泉,让宣传思想的格局更开阔、立意更深远、内容更饱满、表达更鲜活,有话可说、有据可查、有理可讲。在包容性和坚守性相统一中赓续精神谱系。“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扬声器”的思想广场上,需要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让无数散落的音符构成雄浑的乐章。宣传思想工作是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宣扬和引导,无论是“高大上”的理论宣讲,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无论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是引导全民做爱国敬业、创业创新的典范,都需要与千年文化有机融合,凝聚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在时代的强劲脉动中,更好发挥主流价值强大的引领之力,引导思想观念激浊扬清、百川汇流。在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中演绎中国故事。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让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底气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以中华文化感召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有效地宣介我们的理念、政策和主张,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国际舆论场上,要着力提升叙事能力,拓宽中国声音的“音域”,进一步打通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和国际话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述,让中国观点变成世界语言,在中国主场尽显中国气派。
    强化融合力度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
    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出彩、出新,掀起热潮、提升热度,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把握好“深”与“浅”的关系。只有把理论讲彻底,才能说服人、引领人。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科学的理论内涵,是最“彻底的理论”,这就要求宣传时达到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效果。要转换话语体系、创新话语表达,坚持平实朴实切实,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化为群众语言,让理论传播变得更加鲜明、生动、可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更多的是大事对着“小屏”,关键在于如何吸引小屏幕那端的受众。要坚持高站位小角度,从下往上讲、从小往大讲,宏大演绎与微观雕琢相结合,让“高大上”的理论变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更易于感知。要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打造融合传播优势,主动设置议题,创新话语表达,精准广泛推送,用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的精品节目矩阵营造浓厚氛围,实现最广覆盖范围、最大触达体验、最多转载评论、最热互动话题和最佳传播效果的目的。把握好“泛”与“精”的关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既要广泛,更要精品,坚持内容为王和渠道制胜相结合,用先进技术提升内容品质、创新产品形态、改善受众体验。要根据网络特点优化内容供给,拿出更多精力打造导向鲜明、形式活泼、网民喜闻乐见的作品产品,力求真挚明快的内容呈现,“破圈”融合、“跨界”传播的效应。要敢于善于抢首发、争独家,通过精品影响实现更大化的传播,实现更有力的引导。优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要打造充满创新、满目希望的新媒体新平台,推出新风扑面、回味悠长的精品力作,实现思想引领直抵人心、经典镜头意蕴深长、最佳光影极致呈现。
    保持主题鲜度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速度
    宣传思想工作在“求实”“求深”的同时,更要“求新”“求时”,才能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把握时效是根本。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关键在于把握好“时”,注重时效,先人一步、先声夺人,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要在新闻发生时用最快的速度对事实进行真实、准确报道,对重大事件迅速发声、对突发事件及时反应,做到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让宣传思想工作“冒热气、带露珠、沾泥土”。感应时代是灵魂。宣传思想工作是历史的“活化石”,发现好主题只是第一步,如何既有时效性又见鲜活性,就需要宣传思想战线用心感应时代,坚持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紧扣时代的脉搏,充分反映时代精神,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领域发展、守望烟火人间,做到“强信心”“鼓士气”。创新形态是关键。“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创新在于角度,大主题也可以有小切口;创新在于话语,如词语鲜活、布局结构翻新;创新在于形态,勤学网、真懂网、多用网,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融媒产品,自然能使宣传思想工作“通而不乏”。
    把握情感温度 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热度
    有情感的温度是最大的流量密码。有情感还得有行动,有行动还得有亮度。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才能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亮度,使求解的问题更优解,出手的工作更出色。彰显宣传思想的亮度,就是要展示宣传内容和载体的理论光辉、思想光芒、逻辑力量和实践价值。用真理话语直指人心。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只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彻底的理论、真理的话语,才能为群众所认同。在党的二十大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主流话语引导人心。舆论引导要始终坚持正确导向,着力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紧扣时代脉搏、引领时代风气,发挥好“精神导线”和“有声纽带”作用,与群众感同身受,多反映百姓心声,多报道平凡故事,多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高宣传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用创新话语融通人心。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坚持分类施策、分层施教,深入研究不同群体心理心态心情,把握他们所思所需所盼,多做“看不见的宣传”,收获“看得见的效果”,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果,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以调查研究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在主题教育中要大兴调查研究并善用调查研究,以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精准谋划调查研究方案。调查研究的根本目标是解决问题,谋划好调研主题是调查研究的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我们全面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谋划好调查研究主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条件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要精准聚焦群众所需、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一切从群众实际出发,按照主题教育要求,推动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
    精心组织调查研究实践。问题找得准不准,是调查研究实不实的关键,只有把问题找准,调查研究才能扎实有效推进。***总书记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带头抓好调查研究,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调查研究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三思而后行,防止自以为是、一得自矜。多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问题梳理、难题排查,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真正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组织好调查研究实践,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科学提出调查研究对策。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要把对策提实,必须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在“调中研、研中调”,把调查和研究融为一体,重视调查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民办实事,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提出调查研究对策,真正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合理运用调查研究成果。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深化调查研究,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紧扣群众关切的问题,深入推进各项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实实在在把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工作开展的具体举措。调查研究成果的运用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要注重适时“回头看”,查不足、补短板,关注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群众有没有受益、还有没有新的问题发生,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提升主题教育的实效性。合理运用调查研究成果,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调查研究要找准“第一信号”

    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善于换位思考,走进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准确了解群众的所忧所盼”。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大调研,党员干部能不能在调查研究中选准方向、找准问题、定准对策,关键是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入了解群众的所忧所思所盼,从群众的呼声中找到破解问题的思路办法。
    群众的呼声是群众需求和愿望的现实反映,牵涉的往往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他们来说,身边的每一件“关键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如果他们的呼声得不到充分表达与合理解决,就谈不上以人民为中心。***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他在《之江新语》中指出,“现实中确实有一些干部,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热情很高,但所办的事倒不一定是群众最需要、最欢迎、最能得实惠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一些干部没有倾听群众呼声、没有找准群众需求,才导致好事办不到点子上、好心没能换来群众满意。为此,他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选准切入点,切实做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等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呼声作为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这为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正确的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方向,只有循着群众的呼声这个“第一信号”,调查研究才会有价值、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生活过得好不好,政策方向对不对头、落实到不到位,群众最有发言权。这次主题教育明确要求在调研中坚持问题导向,增强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4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