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即我是谁。用调侃的话说,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搞明白我是谁。自我,包括我的容貌、体态,我的爱好、擅长,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基本观点,我的缺点、弱点,我不喜欢的事物等方面。我对自己有个基本的自画像。
这个自画像即完整的自我,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不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化。举个例子,今天搞砸了一件事情,非常沮丧,我认为今天的行为很失败,做了错误的选择,但我不会因此认为我一无是处,什么事都干不好,也就是说我把挫败的情绪限定在了今天和今天的行为,而没有发散到我这个人本身,即自我。
同理,假如我没有比较有钱或者有权,但我没有因此郁郁寡欢,没有不断对自己苛责,因为这不影响我的自我认知,金钱权利并不能决定我是谁。
一个拥有完整和稳定自我认知的人,通常情绪稳定,能抵御外界影响,不太会出现偏执型人格,也不易陷入狂躁和抑郁。
当自我认知不完整,通常无法把我和我所面对的外在事物分离,没有边界意识,而是联动的。事情不好了就代表我不好了,或者把外在的事物当成自我的一部分,比如有些人执迷于金钱,即金钱成为了他自我的一部分,金钱让他残缺的自我有所依附和产生生命能量;比如有些人执迷于另类行为,纹身和奇装异服等,这些与众不同代表了他的自我形象,没有了这些会变得极度空虚。
最近一则江西国控员工炫富的新闻爆火网络,此人在朋友圈发帖炫耀高端消费,如喝20万一斤的茶叶等。他炫富即在炫耀他认知里的“自我”,剥开炫富的迷雾,是他残缺的自我。
自我认知源自原生家庭的培养,一个孩子对自己各个方面的满意,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认可。首先父母要将事和人分离,尊重孩子的边界。“不听话就不要你了”,“不及格就不爱你了”,“你总是磨磨蹭蹭”…在孩子的印象里,听话和我好等同,不听话就代表我不好…当然上面只是举了几个例子,日常生活中一个嫌弃的眼神,就足以让孩子对自我产生怀疑。
一些父母不会就事论事,没有和孩子一起分析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直接给孩子扣个帽子,贴个标签,发泄自己的情绪。
对于孩子逐渐在自我意识里做的一些事情,比方选择饮食习惯,选择爱好,做一些决定,保守个人隐私等,如果父母没有给予尊重,而是干预、控制,孩子会失去边界感,认为“我”是可以随意被“入侵”的,即“我”不由我控制,我无法捍卫内在的自我。
这是一个循环,缺少独立完整自我的人,通常也无法给予他人客观的评价,而是由自己的片面喜好决定。
爱照亮你人生前行的道路,被爱的人一生都被祝福。父母能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孩子最大的福气。当遇到事情有情绪时,问问自己,你是爱你(听话的/外向的/…)的儿子/女儿,还是爱你的儿子/女儿。
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孩子可以知道,哦,我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那只是我做错了或者没做好一些事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