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国际传播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国际传播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激烈的变革期,大国地缘竞争加剧。如何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稳定国内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准确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我国所处的历史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新主张和新倡议,回答了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开展新时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目前,大国战略博弈加剧交织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结构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国际关系呈现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任务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丰富,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外交理念,还结合了当代国际关系的最新实践。
    本次党课将探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意蕴、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现实价值,以及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开展中国外交叙事国际传播的重要性。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内涵与发展历程
    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判断国际形势走向和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外交、怎样办好新时代外交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与期望。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首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并用“十个坚持”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丰富内涵。这“十个坚持”也构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总体框架和核心要义,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根本途径、实践指向和政治保障。2021年8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外交部组织编写、系统阐释习近平外交思想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全面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交领域的原创性贡献的《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出版,标志着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2023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我们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给出的中国方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以《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遵循,构建起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深刻理解和践行,也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这一理念表明,国家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结盟或对抗来谋求自身利益。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国对国际秩序的尊重,同时也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智慧与担当。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理论价值
    首先,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科学统筹与公正的实践逻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重要成果。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提出,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应当坚持和衷共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坚持合作发展,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坚持开拓创新,激发合作潜能和活力;坚持开放包容,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2022年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举行双边会见,两国元首决定将中白关系定位提升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国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的最新进展。这些正是中国积极深化外交布局、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之路的生动实践。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外交实践,不仅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朋友和支持者。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全球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其次,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建构。在外交战略中,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出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负责任大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好、世界才会更好,世界好,中国才会更好。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全球开放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标注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高度。共建“一带一路”,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通过不断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持续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动力。在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携手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展现引领开放合作的大国格局和担当。从数字丝绸之路、创新丝绸之路到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随着这一战略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迄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参与,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它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更在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倡议的实施,让更多人享受到了中国的发展红利,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21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