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党组关于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局党组坚持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务干部队伍作为提高机关党建质量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队伍结构、推动素质提升、强化责任落实,制定出台一系列符合时代特点、体现部门特色的制度举措,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务干部队伍。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力量配备。研究出台专职党务干部配备指导性文件,按照机关编制人数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数量,在不设机关党委的部门增加1名正科级专职党务干部职数,充实机关党建工作力量。各直属单位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实际配齐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比如,安徽直属单位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部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市县部门严格按规定配备党务干部,确保有专人负责具体工作。
(二)优化队伍结构。统筹谋划党务干部力量配备,综合考虑年龄、能力、经历、学历等因素进行选配,确保机关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结构合理。突出抓好专职党务干部梯队建设,明确专职党务干部年龄结构原则上与机关干部年龄结构匹配,既注重干部“年轻化”,又侧重“老中青”结合。在党建岗位人员变动时严格落实压茬轮换,确保工作平稳推进。调查显示,局部门系统专兼职党务干部男女比例分别为50.13%和49.87%,性别结构均衡;35周岁以下、36至45周岁、46至55周岁分别占比36.77%、41.68%和14.51%,55周岁以上仅占7.04%,不同年龄段干部分布较为合理;研究生、大学本科学历分别占比19.27%、76.73%,整体学历水平较高。专职党务干部和兼职党务干部从事党务工作年限均呈现“橄榄型”分布,1—5年分别占比52.35%、54.1%,6—10年分别占比19.85%、19.52%,有利于实现党务干部队伍梯次储备、更替有序。
(三)健全培养机制。把专职党务干部选拔纳入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与业务干部统筹培养使用,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党务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将优秀业务干部交流到党务工作岗位锻炼成长。调查显示,部门系统17.86%的专职党务干部有从事统计调查业务工作的经历,73.93%的兼职党务干部为统计调查业务岗位干部。注重在党建督导、党内集中教育等重点工作、重大任务中培养锻炼党务干部,建立党务干部人才库,优先选用优秀党务干部参加巡视巡察。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和市县部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有序安排各级部门党务干部到上级单位党务部门帮助工作、跟班学习。
(四)激励担当作为。发挥述职评议“指挥棒”作用,建立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机制,每年开展局机关党组织书记、直属单位党组书记和市县部门党组(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述职评议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考核结果按规定归入干部人事档案,并与干部年度考核挂钩。建立基层党建督导制度,由局领导担任各督导组组长,每年对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建工作进行全覆盖督导,督导结果作为被督导单位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各级部门系统认真按照党建工作条块结合双向考核工作要求,既参加各级地方工委党组织书记述职,也结合实际对本系统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考核。比如,保山部门创新分层管理模式,对专职党务干部实行系统党建、地方党建双考核双激励机制,将兼职党务干部党务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目标管理,激励专兼职党务干部担当作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近年来局机关党务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但系统党务干部队伍在能力提升和专业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关党务干部履职能力还有待加强。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专业性,但部分机关党务干部综合能力与新形势下党务工作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党务干部理论功底不扎实,对党建工作缺乏全局性的认知和掌握。调查显示,69.95%的党务干部认为当前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理论水平不高的问题。有的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规律、党务工作程序不熟悉不精通,特别是县级部门党务工作大多是兼职,缺乏专业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开展党建工作思路不宽、有热情无方法等问题。调查显示,31.45%的党务干部感到找不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融合的着力点。有的兼职党务干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思想还不够牢固,在党建工作上投入精力不足,处理不好抓党建与抓业务的关系。调查显示,65.12%的兼职党务干部认为在兼顾本职工作和党务工作上存在时间、精力冲突。
(二)机关党务干部教育培训覆盖面和针对性还不足。随着机关党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机关党务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党务工作能力培训的实际需求更加迫切。目前,在各级党务干部培训中,培训对象呈现“两多两少”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21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