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局长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材料汇编(8篇)
目录
1.坚持“三个聚焦”做到“三个实现”持续推动优质文旅资源直达基层 2
2.聚力提升x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水平全面打造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 5
3.奋力打造“中国最北海岸”海洋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叫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 8
4.做强双循环战略链接功能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 11
5.文旅融合双向奔赴打造“风景独好”的“诗和远方” 14
6.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为旅游强国贡献xx力量 17
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
8.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旅游合作 23
坚持“三个聚焦”做到“三个实现”持续推动优质文旅资源直达基层
xx市文化和旅游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围绕“都市型、体验式、年轻态、人文韵”的文旅新体验,有效推动优质文旅资源直达基层,持续打通文旅服务“最后一公里”。2024年预计接待国内游客x.xx亿人次,同比增长xx.x%;国内游客旅游花费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国内游客人均花费xxxx元,同比增长xx.x%。
一、聚焦资源整合,实现优质文旅供给。一是摸清家底。聚焦“三新”(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和“三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扎实开展文旅资源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完善“三库一网”(文旅资源库、项目库、人才库、工作协同联动网)信息化平台,建设横跨文艺、文博、图书、民俗、生态、景观等领域,纵达市、区、街镇三级的文旅资源体系。二是发掘主题。围绕热点地标xx世纪钟重新敲响,塑造“xx始‘钟’‘响’你”文旅主题,打造“xx”的文旅新格局。举办“春风十里、xx等你”等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推出系列暖心服务和优惠举措,满足群众文化新需求和文旅新期待。三是推陈出新。充分发掘历史街区、风貌建筑、洋楼资源等元素,将近现代感与当代时尚相结合,精心打造“xx”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二、聚焦平台搭建,实现走近群众身边。一是推动展演展示。积极鼓励专业院团走出剧场、精品展览走出展厅、馆藏文物走出库房,打造“桥边”“街角”“邂逅”三大品牌,实施“邂逅·xx”创意城市艺术计划,策划“最美街角”系列活动,举办xxx场“桥见海河邂逅浪漫”——桥边音乐汇活动,在xx路商业街组织专业剧团和专业演员上演话剧《xx》《xx》,在xx路街区上演“xx”xx时尚秀。成功举办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搭建全产业链对接合作平台。二是推动惠民利民。将“经典惠民演出季”和“市民文化艺术节”纳入xx市xx项民心工程,举办“文化进万家”等文化“七进”活动。策划推出“当日往返游”“周末串门游”“长假深度游”三大系列线路,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和文物主题游径。三是推动夯基强基。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欢乐过大年”、非遗联展、戏曲展演季、房车巡游等特色活动。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升工程,开展全市xx个乡村旅游示范片区创建工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提升xx文旅国际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
三、聚焦机制创新,实现有力有序推进。一是强化统筹协同。坚持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抓总、整体统筹,旅游集团、北方演艺集团两个龙头企业主动承接、支撑引领,xx个区错位发展、融合共赢,全市各有关部门和企业集团主动参与、有效协同,持续完善“x+x+xx+N”的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和“一总两分五组”的指挥体系,构建“大文旅”格局;深入实施xx市《关于加强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构建“主客共享”文旅体系。二是培优队伍力量。一手抓高等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和专业骨干,一手抓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提升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三是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借助智能化手段,有效对接文旅资源供给与需求,推动文旅资源直达基层更为精准、科学。加快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完善云展览、云剧场、云直播等云场景。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深挖特色资源,丰富文旅场景,规范旅游市场,持续激发旅游消费活力,更好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聚力提升x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水平全面打造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
xx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涵盖了xx流域广阔的地域文化。xx地处xx中游,xx文化在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带有xx流域文化的显著特征,展现了xx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为保护、传承、弘扬好xx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xx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关于xx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聚力建设具有xx文化烙印、彰显xx文化精髓、传承文明互鉴的文化高地,集中打造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
一、坚持战略引领与专项研究并重,在强化xx文化政策保障体系上发力。加强xx文化研究发掘,推动成立xx文化生态研究院等xx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完成《xx省x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研究》等xx文化研究课题,印发《xx省x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文件,形成高质量推进xx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理论与实践指引。
二、坚持创新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在深化弘扬xx非遗上发力。实施xx非遗“启明星计划”,制定实施非遗项目保护传承方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布“xx非遗蓝皮书”,开展xx流域非遗资源普查,建立非遗数据实验基地,绘制非遗基因图谱,推动实现非遗系统性数字化保护。打造河曲等xx流域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现xx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实施非遗品牌焕新计划,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创建x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设立xx家省级基地,成立xxx余家非遗工坊。举办xx非遗大展、非遗博览会,发布xx风情非遗之旅线路,让游客畅享非遗文化盛宴、共赴非遗多彩之旅。
三、坚持历史维度与产业视野并重,在打造xx文化旅游廊道上发力。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开展xx寺、xx村、xx等遗址考古发掘。2024年xx月xx日,xx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再现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借助《xx》爆火契机,开展“跟着悟空游xx”主题活动,打造xx古建IP。对接xx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联合陕西省创建壶口瀑布xA级景区,推动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列入xA级景区创建名单,沿黄x市串联打造老牛湾、碛口古镇、乾坤湾、鹳雀楼等xxx个A级旅游景区。发展沿黄公路新兴业态,建成总里程xxxx公里的“xx一号”旅游公路,串联xxx个景区景点,配套建设集旅游驿站、集散中心、观景平台、房车营地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四、坚持凝心铸魂与展示形象并重,在讲好新时代xx故事上发力。坚持用新时代话语体系讲述xx故事,以文艺精品铸魂聚力,推出交响乐《xx》、舞剧《xx》、鼓乐舞诗《大河之东》等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xx文化优秀文艺作品。实施“文化传播者”计划、“xxx件xx文物读中华文明史”等主题系列宣推,推出《xx》宣传图册。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持续在保护、传承、弘扬上发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深入推进xx文化旅游廊道及xx国家文化公园(xx段)建设,打造一批沿黄旅游新兴产品、业态,推出xx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开展非遗品牌焕新计划,开发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打造一批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实践地、非遗街区、非遗工坊。三是实施优秀剧本、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优秀文艺评论文章等扶持计划,创作一批蕴含xx元素、彰显xx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动出成果、出人才。四是依托宣传矩阵提升xx文化品牌影响力,讲好xx故事,聚力打造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示范区,为保护传承弘扬xx文化贡献xx力量,体现xx担当。
奋力打造“中国最北海岸”海洋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叫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xx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依托xx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生物、大数据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xx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与兄弟省区携手推动“冷冰雪”变成“热产业”,同时转身向海,全力打造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蓝色引擎”,为扩内需、促消费、增就业、保增收开辟“崭新蓝海”。
xx,是xx地区唯一沿海省份,居中国最北海岸,襟怀渤黄海。2023年,xx沿海x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分别占全省的xx.x%和xx.x%,预计2024年同比增速均超xx%。我们着力推进“海洋—海岛—海岸”立体开发,创新发展辐射东三省、面向xx亚、融通东南海的海洋旅游业,全力打造“中国最北海岸”休闲度假旅游带。
一、多元立体开发,构建海洋旅游新格局。一是开发海洋旅游产品。着力发展海洋旅游装备制造业。发挥大连xx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邮轮母港作用,2024年x月,“翠德丹”号载着xx个国家和地区的xxxx多名游客靠泊大连,今年将有x艘日韩航线邮轮从xx始发。成立省邮轮协会,联合吉林谋划途经xx通往xx的国际邮轮航线。二是丰富海岛旅游业态。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连长山群岛为牵引,推出观鸟赏豚、激情海钓、旅居民宿、环岛赛事、低空飞行等海岛旅游新业态。三是提升滨海旅游品质。注重科技赋能,推出文商旅综合体xx街,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注重文化赋能,推出xx文化走廊行浸式夜游体验项目《xx》;注重体育赋能,打造xx湾足球场等滨海旅游新地标。
二、集聚产业要素,拓展海洋旅游新场景。一是差异化布局。构建以xx温泉小镇等x家五星级温泉为引领的滨海温泉产业带。培育国家级旅游度假区x个、省级度假区xx个、x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xx家、星级旅游饭店xxx家、天然海滨浴场xx处。开发“xxx”品牌,推出大连“海上夜船奇”光影秀。增强海洋美食体验,做强xx、xx、xx等地理标识产品。二是个性化突破。xx沿海地区冬季平均气温达零下x摄氏度,拥有海冰奇观。创新推出海洋冰雪节、冰上龙舟超级联赛、冰凌穿越挑战赛等冬季海洋旅游新玩法,赋能xx地区冰雪经济发展。三是品牌化发展。以xx民俗风情为依托,开展xx国际钓鱼节、xx渔民节、xx灯节、xx海会等节庆活动,做大葫芦岛中国国际泳装博览会。
三、凝聚各方力量,释放海洋旅游新动能。一是区域协作。向南牵头组建联通xx省(区、市)的Gxxx沿海公路旅游联盟,实现产品互联、客源互送、政策互助、优势互补;向北与xxx共建Gxxx边境旅游联盟。发展大连与烟台、青岛往来轮渡,串联环渤黄海自驾游。二是部门协同。联合金融机构,在沿海x市知名景区全面布设外卡POS机,提升入境游客支付便利性;联合交通部门,高质量建设滨海公路,推进服务区景区化;联合有关部门健全设施,改善服务。三是媒体协作。构建xx文旅全媒体传播矩阵。
2025年,xx将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以改革之锐气、开放之大气,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一是保持定力强基础。进一步整合文体旅优势资源,推动海洋冰雪温泉全要素融合,坚持“内涵式”发展,拒绝“内卷式”竞争。二是优化供给强服务。进一步丰富线路和产品,拓展“海游”项目,完善配套设施,释放过境免签政策红利。三是区域协同强合作。坚持陆海统筹,依托海洋、草原、冰雪x条“丝路”和Gxxx、Gxxx旅游联盟,联合塑品牌、拓资源、广营销,奋力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最北海岸”海洋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叫响“山海有情天辽地宁”。
做强双循环战略链接功能打造中国入境游第一站
入境旅游带动性强、贡献度高,在促进经济发展、展示城市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xx立足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城市定位,发挥“都市型、综合性、国际化”优势,推动入境旅游提质增效。2024年x至xx月,xx接待入境游客xxx.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xx%。
一是落实入境游便利措施。推进支付便利化。全面推广“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模式,全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x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基本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推出xx都市旅游卡,让境外游客“一卡在手、畅行xx”。推进通关便利化。推动“单一窗口”平台在邮轮口岸应用,提升通关效率。机场枢纽试点推出外国人入境卡自助打印,“外国人临时入境卡”纳入自助填报系统,简化入境流程。推进服务便利化。加强综合涉外服务集成,在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设立x个外籍来沪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加密与主要客源国之间的直航航线,支持旅游企业与航空公司、高铁及互联网平台合作,提升入境游客出行便捷性。
二是打造入境游友好环境。优化参观导览。完善景区景点、休闲街区、交通枢纽等区域语言服务、外语标识及多语种导览设施。推动文旅场所取消门票预约、购票系统兼容外籍身份证件,全市xxxx余家文旅场所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举措。优化旅游咨询。聚焦游客导览咨询需求,加强全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业务培训,建立入境游高频咨询知识库,打造xx小时咨询反馈系统,编印英文版《最全旅行者指南问答》《境外游客旅游线路推荐》服务手册。优化配套保障。优化酒店住宿、行李寄存、景区如厕等服务保障,推动全市所有住宿资源向入境游客开放,xxx家文旅场所提供行李寄存服务。
三是开发入境游匹配产品。推出文旅融合旅游产品。围绕“一江一河游览”等城市IP,打造“观文博、看美展、赏好剧、听歌会、来海考、享美育、逛景区、品美食”都市文旅品质臻选,满足入境游客文化体验需求。丰富节展赛会定制产品。联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xx旅游节、中国xx国际艺术节等重要节展赛事,聚焦非遗体验、国潮国风等主题,推出定制化个性化旅游项目,将观众和商务客转化为游客。推出多元主题旅游产品。突出“CityWalk”城市漫游主题,开发一日体验游、两日精选游、三日沉浸游、四日休闲游、五日深度游等涉及多个维度、覆盖各个广度的专项旅游产品,指导携程、上航国旅推出“国际中转旅客免费半日游”产品。
四是提升入境游城市推广。实施“xx”宣推行动。发布全xxx城市形象片,举办“相聚xx”全球宣介活动。聘请xx国际旅游形象公益推广人、入境旅游观察员,培养“城市推荐官”,邀请网红拍摄和分享在沪旅游体验,推出《老外逛xx》系列融媒体产品,以“第一视角”推介xx。主动赴欧美、日韩、中东等客源市场举办专题推介,走出去与国外旅行商精准对接。加强联合推广机制建设。完善xx牵头的“一带一路”友好城市文旅联合推广网络,推动联合国旅游组织在沪设立地区办事处,推动中国旅游集团在沪成立入境旅游中心,与驻沪领事机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等加强宣推合作。拓展入境旅游推广渠道。用好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做强xx个语种的xx多语种文旅推广网,瞄准主要客源国打造“一站式”信息入口,提升宣推精准性触达率。
下一步,xx将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入境旅游产品体系、具有国际友好度的城市便利服务体系、具有国际传播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21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