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业国际合作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深化农业国际合作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10月31日联合发布的新一期《饥饿热点地区严重粮食不安全预警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有22个国家和地区被列为饥饿热点地区,在未来半年内,由于地区冲突、经济危机和气候冲击等多重因素,这些地区的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预计将进一步恶化。此前,据联合国发布的《2024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3年5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82亿人面临严重的突发性饥饿问题,比上一年增加了2400万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与粮食和农业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多数远未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粮食安全也需要中国,推进农业国际合作意义重大。
    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
    粮食安全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直接、程度最深的领域之一。过去30年,气候变化及各类灾害事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高达3.8万亿美元。近年来,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给全球气候带来明显扰动,也给多个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造成严重破坏,冲击了全球粮食供给体系。此外,气候变化还影响着整个水循环过程,正在改变全球不同区域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使农业的比较优势从低纬度国家转向高纬度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全球粮食安全将向着区域失衡化发展,粮食正义将遭到破坏。
    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农业投入成本上涨问题接踵而至。能源价格波动能通过农产品与原油市场关联渠道以及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波动传导到农产品市场,进而抬高粮食价格。近年来,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能源消耗大幅增加,进一步推升能源供给压力。而能源既是农业生产运输的燃料产品,也是化肥、塑料等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游原材料,从而形成了能源价格上涨推动全球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的基本态势。2022年全球农资价格维持高位,全球农业投入品进口费用超4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50%,达到2020年的2倍以上。
    随着世界粮食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全球粮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进一步加重,多国相继出台农产品出口限制政策。世界银行调查表明,截至2024年4月22日,已有16个国家实施了22项粮食出口禁令,另有8个国家实施了15项出口限制措施。此外,地缘政治冲突也在深刻影响全球粮食生产、运输及供应。
    “中国行动”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赋能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农业合作和粮食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机制平台建设方面,中国已与全球140多个国家开展农业合作,与近100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设立了近180个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并与近90个国家签署了100余份农(渔)业合作文件。在多边领域,中国深化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成为农业多边合作的重要力量;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澜湄合作等多边平台中,主动设置议题,推动粮农治理体系转型,倡导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等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在农业经贸合作方面,中国深度融入国际农产品市场,2023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330.3亿美元。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农产品大市场。农产品出口额位列世界第五位,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此外,中国持续深化农业投资合作,优化农业营商环境,扩大农业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20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