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过程中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索与思考
引言
20xx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2023年《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数字化手段应用于乡村建设、生产、生活和治理,是立足于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正确发展方式,是进一步释放和发展数字活力和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必然趋势。
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的过程是实现农民、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以数字化推动农民、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对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繁荣乡村网络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缩小城乡数字发展鸿沟、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这一背景下,传统乡村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了发展模式,推动了乡村经济纵深发展。第xx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乡村互联网普及率达xx.x%,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近xx个百分点。数字化手段的加入打破了乡村信息传播壁垒,为增加农民收入拓宽了渠道,并在就业、创业、市场方面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了多样化的实现途径。例如农民可以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对乡村生态环境变化、产品市场销售变动、新生产技术的应用和农业政策的发布等有所了解,有效增加了农民接受信息的渠道,同时提高了农民的风险意识,增加了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
但是,由于互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发达地区乡村与欠发达地区乡村之间存在着分布不均、总量不足以及服务不充分等客观问题,加上受乡村数字建设起步的时间、农民的年龄段以及对数字化手段的接受度、认可度、信任度的影响,并非所有农民都能够共享数字建设带来的“数字红利”,区域间、城乡间、村与村之间会出现以数字建设发展差异所带来的“数字鸿沟”与“收入差距”等问题。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村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
数字乡村建设是以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乡村振兴过程中,城乡间的发展得到了有效的均衡。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数字平台企业能够将服务从城市延伸至农村,带动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催生了“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加速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大缩短了信息资源搜索、复制、传输、追踪和验证等方面的成本。数字化手段赋能农村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变、升级、巩固、发展,有效推动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生物多样保护。
然而,数字化手段是一把“双刃剑”,通过数字化建设乡村只是促进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工具而非目的,数字化变革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形成了新的挑战,如何保持乡村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例如在应用阶段,新型产业的不断衍生与快速发展,逐渐与传统乡村基础设施出现不适配现象,表现为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对数字乡村建设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数字知识、素养和技能,为追求乡村发展效益,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过度依赖代理商,代理商为了追求方案设计的规模效应,提出的建设方案往往与其他地区的方案雷同,没有结合本村风土人情突出特色,出现“过度数字化”现象,背离了数字乡村建设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以及数字化助力乡村发展的初心,特别是对于数字建设本就薄弱的乡村,这种不适配阻碍着乡村发展。
数字乡村建设促使农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十四五”规划及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数字经济建设,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大数据、5G、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使得资金、技术、人才等加快流动。数字基础设施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农业发展的专业化、自动化水平,提高了生产率,以此提升了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例如数字育种,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智慧大田农场建设,畜禽养殖数字化与规模化、标准化同步推进,数字技术支撑的多种渔业养殖模式相继投入生产,20xx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为xx.x%。近年来兴起的智慧农业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通过对农业环境的智能化感知进行数据分析,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在土地资源、水资源、作物资源方面建立了线上数字资源数据库,可应用于农作物的施肥与灌溉、林火监测、病虫害防治、灾害天气预警等,推动了农业的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生产要素主要是由乡村流向城市,而城市的生产要素流向乡村则受到一定的约束,特别是农村土地制度的约束导致城市的技术和管理向乡村扩散受阻,由此乡村数字化可能会缺少城市的系统支撑,只有部分要素能流向农村。
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处在摸索阶段,不同地区间的数字发展状态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乡村数字建设机制不健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数字化应用人才短缺三个方面。
乡村数字建设配套机制不健全
乡村数字建设运行机制不完善 一些乡村地区在数字建设过程中缺乏合理约束和科学指引,存在政策法规统筹缺位,制约建设的质量与效率。例如,在数字建设运行过程中,对数据信息的采集、储存、传输及呈现缺少管控,致使大量数字信息孤立无序,降低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效性,阻碍了数字乡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乡村数字建设监督机制不全面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城市和乡村各部门、各企业的通力协作,资金流动大,建设时间长,这就会出现对责任主体归属及相应行为缺乏判定和监督,从而引发资金流向不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质量不稳定、部分数字建设人员工作态度怠慢、对数字建设思想准备不足等问题,影响数字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乡村数字建设保障机制不完备网络作为虚拟空间,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例如农业数据安全、农业经济安全、农民信息安全等。此外,还存在建设过程任务量大且周期长,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开放、共享、发布等各个环节需要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和宣传保障等问题。例如存在专业数字应用人才缺失,许多企业因担心风险而不愿投资,资金支持难以满足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等问题。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相对于城市的数字化建设目前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信号基站建设数量不足,致使部分地区的网络无法及时升级改造,导致运行速度慢、网络信号不稳定、数字化转型滞后。此外,部分乡村相对落后,粗放、单一的综合性生产正处于发展的中期阶段,主要水利设施和交通道路的限制使得数字基础设施难以入驻乡村,城市和乡村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不平衡数字环境生态均衡差,当前部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够与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有效衔接和融合,乡村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速度还有待提升。其表现为不同区域对数字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战略相似,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现象仍然存在。而同一区域内,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企业更容易得到信任和支持,有限的市场中难以形成补位协同发展的建设环境。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由于数字终端和服务供给不完善,乡村的数字化渠道选择较少,乡村专业性数字基础设施薄弱,这种情况主要出现于经济欠发达乡村、偏远乡村、山区等地,越是在人口规模小、居住分散、收入低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服务力度越薄弱。
乡村数字化应用人才队伍短缺
乡村专业数字人才不足
数字化人才主要包含三方面的人才。一是可以为乡村数字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型人才。二是可以在村民中起到数字化生产带头作用的乡村居民。三是乡村数字化建设和发展意识较强的乡村基层干部。由于有科学文化水平和学习创新能力的乡村青壮年、知识分子大量外流,目前乡村中专业强、素质高的基层数字化建设人才相对缺乏,部分地区乡村数字化工作人员缺乏学习主动性和专业引导,难以有效适应数字乡村基层建设的需要。
农民参与数字建设意愿不强在以老年群体为主的乡村,存在数字化建设的适老化问题和老年群体的数字化滞后问题。部分农民科学文化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9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