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平衡”是农村改革再深化的关键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些年,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及“三农”领域内部诸多严重失衡问题逐步得以缓解,但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仍有2.39,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系统集成推进城乡、工农及乡村内部诸多方面的“再平衡”,是农村改革再深化的关键举措。
城乡资源要素双向奔赴的再平衡,是推进农村改革再深化的物质基础
当前,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存在着明显的单向性,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而城市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下乡的步伐却相对缓慢,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资本投入不足,技术水平落后。央行《202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7.59万亿元,农业贷款余额仅为5.84万亿元,占比不足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2023年数字经济渗透率三、二、一产业分别为45.63%、25.03%、10.78%,农业数字化水平大大低于二、三产业。发达国家农业数字化水平大都在30%以上。
5亿多在农村生活的群体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一直在乡村生活从未进城打过工,一部分是进城打工后又返乡生活。乡村人才大量流入城市,而城市人才到农村开展技术服务、教育培训、创业就业者凤毛麟角。资源要素的非均衡配置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源头,当务之急在于以综合性举措全方位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
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的再平衡,是推进农村改革再深化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多个层面,一是家庭承包经营,二是发展乡镇企业,三是农民进城打工,四是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民兼业,五是城乡融合。其中,前三个层面属于内生动力,后两个层面则属于外生动力。学界一直在探讨农村发展是依靠内生动力还是外生动力。事实上,解决农村的问题,内外动力都要调动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在家庭承包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打工阶段,内生动力很强,但随着农村进入规模经营和城乡融合的新阶段,内生动力逐渐减弱,呈现出“内弱外强”的特点。农村是农民的农村,农业是农民的事业,建设农村、发展农业,农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建设者、创造者,更是主体、主力。一些地方存在的“干部拼命干、群众旁边看”现象必须克服。因此,如何调动内力,让农民积极参与,使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是眼下亟须解决的问题。
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再平衡,是推进农村改革再深化的最终目标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安全,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而农民的经济利益则是他们生活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越来越注重农业生产的市场表现,他们关心的是“春天种什么对,秋天卖什么贵,什么农资最实惠”。因此,要通过政策调整,平衡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让农民有钱赚。
例如,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对粮食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粮食主产区以人均粮食生产产出来实行财政转移支付,根据产量多少来决定转移支付的多少。同时,要帮助粮食主产区发展加工业和服务业,以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确保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提升农民的福祉。保障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
粮与食的再平衡,是推进农村改革再深化的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从简单的“吃饱”转向“吃好”,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人们的饮食以粮食为主,而现在,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的消费量不断上升,粮肉菜的比例已从8∶1∶1变为4∶3∶3。这种变化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目光从单一的粮食生产扩展到更广泛的食物资源开发。
人类经过上万年的生产生活实践探索,发现自然界有2000多种可食用植物,而目前常吃的粮食仅10多种、蔬菜只有160多种,开发潜力巨大。除了粮、油、菜、肉、蛋、奶、鱼、虾蟹、瓜果、薯类等传统食物,食用菌等新兴食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开发这些多样化的食物资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食物多样化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农业需要从传统的“粮”的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大市场观、大生态观和大节约观,将“粮”与“食”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实现从单一粮食到多元食物的转型。同时,务必清醒地看到“粮安容易食安难”这一农业领域的新挑战。
三次产业融合的再平衡,是推进农村改革再深化的有效路径
长期以来,农业发展存在“重生产、轻加工、缺销售”的“重头轻尾、有头无尾、大头小尾”问题,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难以提高。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三次产业深度融合,让“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8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