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作为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实践教学的作用不可替代。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推进会,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厅,对长期以来致力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提高站位,深刻理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在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设计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实践场景,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检验通过课程学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牢固程度,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将学习所得外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课程性。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要实现这样的育人目标,就需要有科学的教学大纲、规范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所蕴含的课程性。
理论性。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不能违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能脱离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必须在课程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要与课程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实践性。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通过具体实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果说理论教学是“坐而论道”,那么实践教学就是“起而行之”。
二、正视问题,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国各高校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教学领域课外化、教学内容随意化、教学目的虚无化等问题。
教学领域课外化。判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标准主要不是看教学场所是否“在社会”,而是看教学内容是否“在社会”,即是否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实践教学不应被简单理解为“社会实践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关于“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也就是说思政课实践教学既可以在课堂内开展,也可以在课堂外开展。不能单纯地依照教学场所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去理解实践教学。但是,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将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割裂开来,把课堂教学简单地理解成理论教学,主张实践教学一定是在课堂外开展的教学活动。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理论灌输,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将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都归为实践教学范畴,导致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好。作为公共必修课,思政课面向全体在校生,实践教学要做到全员覆盖。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对立,意味着所有在校生都要在课外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由于条件限制,这是难以做到的。另外,将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都归为实践教学,又容易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教学内容随意化。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是“两张皮”,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拓展。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理论、信服理论,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有什么样的理论教学内容,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方式。高校的各门思政课,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目标不一样,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也应该不一样。但是,现阶段有的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无论是在内容的呈现上,还是在方式的选择上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甚至有人认为所有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都是大同小异,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开展什么样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内容关系不大,这种错误认识使得实践教学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学目的虚无化。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虽然可能在教学方式或教学场所上发生变化,但是教学目的并没有改变。实践教学从本质上讲依然是一种教学活动,没有脱离教学的范畴,不能成为空有实践而无教育意义的一般性课外活动。但是,审视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状况,普遍存在实践活动与教学目的不统一的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采取的主要模式,如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实践教学中,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教学在这个环节中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很多人也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本质,从而导致只有实践而无教学的结果。此外,这样的实践教学也没有体现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如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往往只是来参观,至于为什么来这里参观,很多学生并不清楚也不了解。在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实践背后的理论做进一步的深刻理解,同时还缺乏活动前的理论准备、过程中的理论讲解、活动后的理论总结,其结果就是没有实现实践活动与教学目的的统一。更有甚者,有的高校直接以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来代替思政课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形同虚设。
三、明确目标,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需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解决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脱节的问题,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调动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加强参与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发挥着指导和管理的重要职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是优化实践教学的必然。一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实践教学观。实践教学不是“花架子”,更不是“假把式”。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样,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对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是确保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二要明确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职责。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指导者”,教师要推动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廊清理论困惑,促进学生思想水平、实践能力的提升。三要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对理论教学研究的多,而对实践教学关注的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讲得好,实践不一定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7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