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调要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应急管理历史传统、现实要求、价值遵循的有机统一。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应急管理的历史传统
从历史的维度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重要历史经验。在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应急管理队伍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一)党领导人民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光辉历程
作为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对亟拯斯民于水火的历史责任,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重中之重,领导人民成功地应对和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谱写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光辉篇章。
以防灾减灾救灾为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带领中国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经历了连年的灾荒,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在中央苏区、抗日根据地等地积极发动群众,成功应对以旱灾、涝灾、饥荒、蝗灾为主的各种灾害。比如,1940年至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连续三年干旱,土地干瘪、庄稼绝收。边区政府提出“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的救灾经济政策,表示“在不妨碍抗战需要范围内,决定减轻灾区本年之财粮负担;并将调剂粮食,以供给民食;组织运输,奖励纺织合作,实行以工代赈;发放水利、纺织、救济各种贷款,以安置逃亡,籍维人民生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洪水、干旱、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成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1949年到1958年十年间,黄河、长江、淮河、松花江等几条主要河流都发生了大水灾。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地震频发,1976年唐山大地震等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将生产自救的方针和全民动员的模式相结合,领导人民抵御灾荒、兴修水利、抗震救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重特大灾害频繁发生。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彰显了党领导人民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成功应对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取得重大成就的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及时、有效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沉着、有力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二)应急管理队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民初心,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应急管理队伍在守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不懈奋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
消防队伍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竭诚为民的奋斗史。在一场场重特大火灾扑救,还有历次地震、台风、洪涝、突发事件等抢险救援中,消防指战员无不闻警即动、冲锋陷阵,逆向前行、舍生忘死,用赤诚和担当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怀揣着同样的为民之心,长期以来,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工作,实现了事故总量大幅下降、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的目标,扛起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地震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在防震减灾一线,为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坚守奉献、矢志不渝。改革开放40多年来,震害防御工作,实现了“小震致灾、中震大灾、大震巨灾”向“震情重”而“伤害轻”的历史性转变。历史上,应急管理队伍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模式虽然多次变更、调整,但一心为民的优良传统从来没有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应急管理队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应急管理的现实要求
从现实的维度看,现阶段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自然灾害叠加安全生产事故与风险,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应急管理面临更为错综复杂的挑战,这也要求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防线,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自然灾害多发频发
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长期处于多发频发的状态。早在2016年7月,A总书记在唐山考察时就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在2018年10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9年1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A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站在“基本国情”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严峻形势。
近年来,自然灾害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气候难民、灾民规模大幅增加。我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明显的国家之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指出,1951年至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6℃/10年,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气候变化纷繁复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之前陡增,台风登陆频次大幅提升、造成影响更大。当前,各类灾害风险多发频发、交织叠加,并且经常引发次生灾害,呈现出灾害链特征,我国自然灾害防范应对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更需要深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大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视为维护和塑造公共安全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处于稳定向好阶段。2021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2012年相比下降56.8%,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数量从59起下降到17起,下降71%。但是,整体来看当前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企业安全生产底子薄任务重,高危行业领域隐患突出、风险点多、涉及范围广,新行业新业态领域出现新的风险点,安全隐患呈现出新特征。尤其是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如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冶金、烟花爆竹、民爆、特种设备、城镇燃气等,安全风险隐患集中。客车非法营运、货车超载、大型综合体消防安全不到位、企业忽视安全生产培训等顽瘴痼疾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安全生产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和红线,更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强调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求不能有丝毫疏漏,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等。2021年9月1日,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正式实施,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作为基本原则写入法律条文,并落实到各项具体法律规定和法律制度设计之中。
(三)社会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59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