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泉公路养护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集体,她们全是娇娥却不让须眉,扎根戈壁,以站为家,保障了公路的安全畅通;她们肩膀瘦弱却勇挑重担,敢于吃苦,埋头苦干,先后参加了3次公路大会战。她们就是甘肃省第一个女子道班——原金塔公路段女子道班。
1976年2月至6月,酒泉公路总段陆续招收了10名女养路工,为了方便管理新招收的女养路工,便将她们全部分配到金塔公路段组建了女子道班,负责20公里的公路养护工作,其中18.2公里油路和1.8公里砂砾路。按照普通道班的管理体制,金塔段任命参加工作之前已经入党的崔秀莲担任班长,赵玉莲为副班长,梁彩萍担任材料保管员,王金玉担任统计员,在这个男性干起来都比较吃力的公路养护行业,10名女职工因路聚首,与路结缘,开始了她们人生一段新的征程。1986年,由于女职工调动和男职工的加入,女子道班更名为金塔道班,至此女子道班退出了历史舞台。女子道班成立以来,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的表扬。
“当年,我有幸成为金塔段女子道班的一员,并先后担任了副班长、班长,现在回想起那些工作、生活的场景,感觉那时候是真的苦、真的累、真的难,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现在想想都感到不可思议。”时任女子道班副班长、班长的赵玉莲说道。
团结协作建家园
“我们几个刚到金塔段上班的时候,女子道班虽然成立了,但连最基本的道班房都没有,我们就居住在家属区。后来,段上决定修建道班房,我们一起去的女职工没有盖房子的经验,单位便安排我们拓土坯,安排男职工垒墙,但拓土坯的任务一点也不轻松。为了能完成当天的任务,我们经常前一天晚上打水把泥泡上,第二天早早起来开始和泥。泥经过水的浸泡黏在一起,我们用铁锹翻搅不动,只好找了些雨鞋穿上用脚一点点的把泥踩着和好。我们里面力气小的负责用手捧着泥扔到模子里,力气大的负责把重重的模子抱起来用身体顶着抱到倒土坯的地方一个个翻下去,待土坯慢慢成型干起来就可以用来垒墙了。虽然我们都是头一次干这样的活,感觉非常累、非常辛苦,有时候干一天晚上腰都直不起来,却没有一个人因为累影响进度,靠着我们的毅力和团结,终于盖好了自己的道班房,这个道班房是一个不大但很规整的四合院,过了一年时间我们搬进了新建的道班房。后来,我们姐妹在这个道班房里结婚生子,道班房也是我们的家,我们真正做到了以站为家。”
谁说女子不如男?
谁说女子不如男,铿锵玫瑰绽芳华。七十年代前,公路养护战线上几乎没有女养路工,对女子道班来说,公路养护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她们需要克服生理上的困难和传统观念的压力,当时很多人怀疑女子道班能不能把路养好?面对种种质疑,副班长赵玉莲说:“那时候我们都是二十出头的姑娘,不会轻易认输,认输了怕人笑话,别人能干好,我们也能干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用绣花的功夫去养护20公里的公路。”
记得,那时候没有机械设备,主要工具就是铁锨、铲锨、洋镐、铁筛,当时的油路路面都是煤焦油铺筑的,路面比较硬,在修补油路时,遇到路面坑槽只能用洋镐一点一点刨,一洋镐下去路面只留下一个白印,干不了几下胳膊就会被震麻,一天下来感觉胳膊不听使唤,吃饭时连筷子都抓不稳了,挖坑槽非常吃力,但我们依旧把坑挖的四方四正的,然后把沥青拌匀的砂石铺上,在坑槽周围淋上油,再洒上一层米粒沙,确保坑槽外边线型笔直,第二天把高的地方铲平,相当于给路做了个手术。油路修补在天气最晒,气温最高的时候,我们都是年轻姑娘,为了不让太阳晒黑,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加上天气非常炎热,穿的工作服一会儿就被汗水浸透了,一会儿又干了,到晚上下班回道班的时候,衣服上全是汗渍,手上也逐渐磨起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但我们养护的油路却没有一个坑槽。那时候没有闲暇时间,我们夏天修补油路,冬天筛沙子、整修路肩,因为我们都是女职工,干起活来非常细心,整修路肩的时候经常拉着绳子,整修过的路肩远远看去就是一条直线。后来,省上检查的时候,我们修补的油路方方正正、平整度高,路容路貌也保持的非常好,总段和省上的检查组每年检查都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的油路修补技术也在全省进行了推广,女子道班也惊艳了整个公路系统。
弱肩也能挑重担
巾帼之志不可夺,弱肩也能挑重担。女子道班成立的头几年,她们参加了三次大的公路施工会战,经受住了身体与意志的双重考验,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
第一次是1976年清水会战,这次会战是在9月份,当时住在农民家里,我们主要任务是把路边的土用铁锨扔到路上,一天干下来胳膊疼的有时候举都举不起来,晚上还要组成文艺宣传队,为职工表演节目,整整一个多月下来,没有一个姐妹叫苦喊累,没有一个姐妹掉队。第二次是1977年营盘改线工程会战,这次会战是在数九寒天、寒风凌冽的1月份,白天我们和男职工一样拉砂料、挖边沟,为了节省时间,每天早上出去带上馒头当作中午的口粮,休息时啃带来的馒头,碰上有柴火的地方,架起柴火烤热乎了吃,没有柴火的地方,把馒头放到贴身的衣服兜里防止冻硬,用身体的温度捂一捂,捂化了将就着能啃得动就行。晚上我们挤在搭的帐篷里睡觉,为了取暖,我们把大油桶锯成两半,然后加上柴火,因为没有排烟管,帐篷门得大开着流通空气,就这样第二天早上醒来嘴、鼻子、耳朵里都是灰。那时候天气冷的手脚都冻裂了,有的姐妹手上和脚上冻疮破了溃烂了,但依然忍着疼痛上路作业,一直坚持到会战结束。第三次是1978年铜矿会战,这次会战是在7月骄阳似火的季节,我们主要挑边沟、往路上铲土,男的干多少,我们就干多少。会战有时间限制,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就去路上干活,晚上五点多才下班休息,在路上要干八九个小时,一天繁重的体力劳动下来,浑身一点劲都没有了,在路边走着有时一个小坑就能绊倒,连车都爬不上去。那时候天也非常热,但整个戈壁滩找不到能乘凉的地方,休息时只能靠着电杆的阴影乘凉。有时候晚上下班回去感觉头晕恶心,但那时候没有中暑的概念,睡上一觉起来依然上路干活,即使再苦再累没有一个姐妹因个人原因请假,同样坚持了下来,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责任。
助人为乐送温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女子道班的女职工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多次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救助过往的群众,展现了高尚的品德。
女子道班养护的路在金塔县城附近,去县城有一个长的上坡路,当我们在路上干活的时候,碰见驴拉车、三轮车或牛拉车在这个坡上爬不上去的时候,主动前去帮助老乡推上坡,有时候碰上老年人和小孩子过马路的时候,无论谁看见了,都赶紧上前去扶着送过马路。1977年我参加会战的时候,单位一位老工人患病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救命,听到这个消息后,正在会战的姐妹们主动跳上车献血,当时输血的四人中有两人就是女子道班的姐妹。还有一次,一辆骡车被惊,车上的小孩被木头砸伤,生命垂危,我们拦住了过往的一辆汽车,送到医院,因为当时没钱,我们把手表压在了医院,及时抢救了小孩的性命,像这些事情多得很,一时我也无法说清。
信念是坚持下去的动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当询问她们为什么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一直坚持在公路养护一线?她们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两个字——“信念”。
这种信念来自于她们的荣誉之心。当女子道班被评为先进集体的时候,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莫大的鼓励,也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当苦的时候、累的时候, 一想到我们是一个先进集体,我们要守护这个荣誉,便咬咬牙坚持了下来。这种信念来自于她们的感恩之心。我们那时候多少年都没有招工了,招了工都非常高兴,也很感激国家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所以那时候我们都能干得很,身上的力气都恨不得出尽。这种信念来自于她们的互助之心。我们出去干活的时候,都要划分任务的,不管谁的工作任务先干完,都要去帮助还没干完的姐妹,有时候干不动的时候,就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可以说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们虽然不是姐妹,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却胜似姐妹。这种信念来自于她们的一颗责任心。那时候我感觉我们都很单纯,好像一点私心都没有,总想着自己是一名养路工,就要认认真真把分配的任务完成,把公路养好,好像再没有其他的私心。
后来,由于调动和男职工加入,女子道班更名为金塔道班,我们十个姐妹也分开了,但是女子道班养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肯服输、追求卓越的精神已经与我们融为一体,我们姐妹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工作,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当前,公路养护道班已经改成了综合养护工区,简单的养护机具也被大型的机械设备取代,养路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女子道班女职工身上体现出的这些精神依然值得弘扬和传承,而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交通强国,做好新时代公路养护工作的不竭动力源泉。
张占文 刘筱 作者系金塔公路段干部职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