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是一项以宏观调控为基本框架,把总量政策、结构政策和改革政策结合起来的基础性、综合性、长期性政策。确立和实施这项政策的实践逻辑,主要包括宏观调控的实践框架、新发展阶段的实践背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中国特色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实践框架
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认识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宏观政策框架解读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最终会面临理论上的制约,即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无法有效解释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内涵。
西方经济学的宏观政策框架中,宏观政策是一种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缓解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其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总量性的,不包含结构性政策;政策取向和目标是短期性的,不包含长期政策取向和目标。这一宏观政策框架,与西方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和周期理论是相联系的。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忽视了需求的长期影响,把总需求当作短期波动因素,因此其宏观政策把需求管理作为应对经济波动的短期政策,调控时间过于短暂,调控范围过于狭窄,只能应对库存周期和投资周期的需求波动,而对于超长期技术周期引起的需求波动,基本上不能发挥宏观政策的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以需求管理为中心的宏观政策框架,不适应经济发展阶段转变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大国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人均收入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转变过程中,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期的结束,经济增速和需求增速会出现阶段性下降,同时经济增长和需求增长相互影响,需求增速下降日益成为经济增速下降的压力。在这个发展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总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的增速下降不是短期性或周期性的,而是阶段性并转变为长期性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阶段变化之后的需求增速回落是导致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需求对增长的制约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或者说不是短周期的而是长周期的,需求增速在阶段性回落后,不会再出现周期性回升,而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中速甚至低速增长阶段。
正确理解、深入把握我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政策,必须突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政策框架,构建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相协调的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理论框架。
从实践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过程中,中国的宏观调控早已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框架,扩大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时空范围,相继运用了包括总量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环保政策、区域政策、城乡政策、改革政策等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特别是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趋势和特点表现在:一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化。改变以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为基础的宏观政策取向,实施以稳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可持续政策的宏观经济治理。提出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相结合,并逐步转变为以跨周期调节为主线。二是宏观调控政策的综合性。更加注重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相结合,促进发展与防控风险相结合,调控政策与改革政策相结合,更加注重实施统筹兼顾、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系统化政策。三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创新性。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方式和方法,强调从中国发展实践和政策需要出发,坚持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宏观调控实践,发展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特别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由此可见,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实践框架所涉及的政策范围相当宽泛,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宏观调控,不仅包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5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