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经开区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意见》(国办发〔2020〕24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学习借鉴江浙先进经验做法,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发挥要素集成效应,探索实施按标出让制度,走出一条净地出让、审批快速、服务集成、保障有力的项目落地快车道,为全省“标准地”改革,推广提供了可学可鉴、可触可及的典型示范。
    一、改革成效
    (一)基础设施先行,项目建设有保障。近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大抓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实施道路、蒸汽、供热、供水等项目58项。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市政道路约53公里;新增换热站5座,延伸供热、供汽管线12.9公里;敷设给水管线60公里,扩建排水管线28公里;实施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促进园区污水日处理能力涨幅超过200%,新增中水回用管线8公里;优化搬迁输电线路约9.6公里,扩充可建设用地2199亩;陆续建成标准化厂房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累计完成建筑面积约162729㎡,为园区中高端制造项目落地提供沃土;启动建设综合管廊工程(主要敷设蒸汽,氮气,氢气,氧气,硫酸,盐酸,双氧水,液碱,硫酸镍,硫酸钴等管线),总长度5.45km,实现了项目建设保障由“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土地平整)到“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通汽、排水、平整土地)的跨越。
    (二)区域评估指导,审批环节更明确。经开区通过开展稳评、水土保持、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等7项区域评估,明确评估范围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水土保持评估以及部分节能评价不再单独编制项目评价报告,达到了减轻企业负担、节约社会资源、加快项目落地的效果。具体区域评估成果有:一是通过稳评、灾评,认定经开区全区域社会风险级别(均处于低风险)及地质灾害级别(一级)。二是通过水土保持评价,确定园区综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目标(水土流失治理度80%,土壤流失控制比0.8,渣土防护率达88%,林草植被恢复率90%,林草覆盖率5%)。三是通过节能评估,形成节能承诺备案管理负面清单(包含六大高耗能行业项目,能耗高于1.157吨标煤/万元项目,新增综合能源消费量大于5000吨标煤项目及国家政策要求和企业自愿要求报告编审制的项目)。四是经水资源论证,提出入驻经开区企业水耗管控及中水资源化建议。五是通过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明确经开区所辖范围存在部分重叠矿业权(矿产地)2处、探矿权1处,确定矿权与探矿权分别采用“不可压覆”和“不做压覆处理”的措施。六是经规划环评分析,提出大气、水资源、水环境、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等环境影响缓解对策和措施,提供碳排放、园区监测监控、以及环境准入清单指导意见。
    (三)标准指标约束,需求牵引更精准。改革初期,经开区搭建“标准地”出让指标框架,明确指标按照产业、能耗、环境、安全、规划以及园区保障供给六大类别编制,制定亩均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单位能耗增加值、容积率等23项二级指标(其中:产业类指标2项,能耗类指标3项,环境类指标4项,安全类指标3项,规划类指标5项,保障供给类指标6项),实施动态管理扩增能耗及环保二级指标6项(涉及耗水、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土地出让公示中采用3+X、5+X分类定标模式(3、5为已明确的基本指标,包括投资强度、亩均税收、能耗、容积率、建筑密度;*为动态调整指标,主要针对部分重点监控产业,强化能耗、环保指标约束),实现了土地供给、部门要求及园区招引意向深度融合,达到了从源头上剔除低效、高耗、低附加值项目的目的。
    (四)简审免审并举,开工建设更快速。园区转变审批方式,明确用地规划、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审批时间节点,实现由“先批后建、串联办理、事前审批”向“先建后验、并联办理、事后监管”的转变。一是打通项目免审通道,启动免审事项8类,其中由批转验事项3类(包含丁戊类建筑消防设计审查、雷电防护装置设计审核、净空复核),承诺免审事项5类(包含基础设施报装、燃气报装、供电报装、防空地下室建设、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自主验收)。二是健全项目简审机制,梳理简审事项4类,其中编审转备案2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社会稳定性风险评估),清单管理类2类(负面清单以外简审,涉及项目节能审查及环境影响评价)。三是搭建快审桥梁,推出技术方案快审模式4类,包括一般性技术审查免审告知承诺制、安全性技术审查初审告知承诺制、施工图审查先审告知承诺制、模拟联审承诺制,技术方案编审模式的革新,推动编审时长压缩超过55%(原来项目规划方案编审时长45个工作日,现在项目规划方案编审控制在20个工作日)。四是尝试审批集成,整合不同行业部门审批权限1项,将水务部门水土保持审核业务嫁接至经开区自然资源局日常审批工作中,既解决了经开区没有单独设立的水利监管部门的难题,也为企业水保审核、监管提供了便利。五是践行带标出让,截至目前,累计打造标准地36宗,出让“标准地”31宗(面积约2600.16亩),确保31个项目实现拿地开工无缝衔接。
    (五)服务前置集成,企业投资更舒心。经开区聚焦打造营商服务“金名片”,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一站式办理、协同化服务、并联式审批、点对点跟进”的运行机制。一是打造“一站式”服务专区,提供前期辅导、容缺受理、代办帮办、一网通办、地形测绘、施工图审查、延时预约等7项窗口服务,助力项目建设降成本、提效率,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二是营造协同化服务环境,开辟工商登记、税收征缴、金融保险业务窗口,推动社会服务融合互补。三是助力并联式审批,夯实入区会议、方案评审联审基础,积极引导1037项行政审批事项进园区(其中经开区管委会承担271项,其他766项授权行政事项均由市直部门派驻经开区机构承担),初步实现项目入园“联合诊脉”标准化。四是实行点对点跟进,园区坚持“无处不在、无事不扰、有事办到”的原则,全园区推行一项一专员、一企一包联制的制度,为企业提供全天候、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六)信用分级管理,履约践诺更主动。改革期间,经开区依托省“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信用信息云端实时共享,确保信用监管融入项目审批、建设、验收等全过程各阶段,形成园区信用分级管理,企业履约践诺更积极的格局。一是将信用承诺纳入简审、免审范畴,梳理适用信用承诺审批事项25项,整合形成信用承诺白名单供企业自主选择。二是按信用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4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