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计划

区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再出发之年。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面对深刻变化的形势,我们要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统一部署,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事,努力把“稳”的基础夯得更实,把“进”的步子迈得更大,把“立”的方向树得更牢,把“破”的时机把得更准,奋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更高质量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向好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强化项目的谋划论证和统筹协调,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全年安排亿元以上项目32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亿元以上。推进XX炼化150万吨乙烯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甬江实验室九年一贯制学校、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建设。凝聚全社会招商合力,发挥驻外招商机构作用,创新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等模式,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以上、市外内资200亿元以上。聚焦绿色石化、集成电路、制造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更多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想投、敢投、放心投”。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和重要区块发展的财力保障,做好中央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和省市重大项目盘子。
    着力激发消费潜能。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增长。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持续擦亮“镇潮购”促消费品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活跃提升商圈经济,推动商业综合体设施改造、业态互补、良性发展,加快蛟北商业邻里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陈倪路等4个特色商业街区,建设2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日常大宗消费。点燃城市“烟火气”,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安排各类商贸节庆活动100场以上。
    拓展开放广度深度。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托大工业、大港口发展大贸易,支持企业稳住传统市场份额,开拓中亚、中东欧、南美等新兴市场,稳步提高进出口总额全国占比份额。加快搭建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传统工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1个。发展特色品种大宗商品配置中心,做强保税B型物流中心,推动大宗商品贸易提面扩量。主动参与XX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建设,拓展长航线外贸运输,国际海运货运量占比20%以上。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山海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
    (二)坚持强链提质,更快速度提升产业体系竞争力
    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高水平推进制造业“122”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90亿元。倾力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贯通以有机原料为主体、高端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上下游产业链,确保1100万吨炼油项目投产、高端合成新材料项目建成中交。做强先进制造装备产业,推进液压、紧固件、轴承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扩张提能。强化优质企业梯队培育,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8家,“小升规”企业20家,动态培育“浙江制造”团体标准6项。加强企业发展要素保障,探索“工业上楼”等新模式。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新建2个小微园区,改造提升工业区块400亩以上。高质量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甬江科创区XX片区、新城核心商务片区、老城后海塘片区、九龙湖生态旅游片区等4个特色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推动石化区两业深度融合,谋划打造蛟川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推动厚恒物资城等专业市场特色化、平台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鼓励实体企业分离设立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业企业。加快建立服务业总部经济体系,吸引更多头部企业落户XX,阶梯孵化亿元楼宇1座、5000万元以上楼宇2座、3000万元以上楼宇3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35%以上。
    推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实施智能制造“125 +”工程,推动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新增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2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新增亿元以上数字经济重点企业2家。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材料、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面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半导体涂层、智能传感器等项目落地开工,集成电路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亿元。持续打造化工产业大脑,完成石化行业数改项目20个。
    (三)坚持一体推进,更大力度构建协同创新格局
    加快创新能力提升。深度融入甬江科创区开发建设,服务保障甬江实验室、XX东方理工大学、中石化XX新材料高端创新平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支持XX东方理工大学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共建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申报全省重点实验室。争创省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0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0家、企业研发机构50家,发放科技贷4亿元以上。推动营收3亿元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5%以上。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模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900件,同比增长9%。
    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加快打造科教产共同体,支持甬江实验室联合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开展重大科学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实体化运行XX东方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甬江芯谷”建设,发挥创维双智双创产业园、启迪科技园等平台作用,积极承接高端人才项目。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围绕省市重大战略和发展需求,主动对接XX大学、XX工程学院等高校,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更加匹配,新增合作项目10个以上。深化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创新职技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公共实训体系,加快区技工学校建设。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高质量构建人才引育新格局,新引育顶尖人才5名以上,建成省级博士后工作站5家、市级及以上院士工作站1家。健全重点项目“投拨联动”机制,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高端人才项目占比超70%。开展人才生态提优行动,提升甬江科创人才服务专区、XX人才之家等服务载体效能,健全子女就学、人才安居等“关键小事”协调解决机制,新增人才安居专用房300套以上。
    (四)坚持改革赋能,更深层次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发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作用,加快涉企政务服务事项集成进驻,推动企业需求“一个口子”受理,打造特色“一类事”服务场景,加快政务服务向“增值服务”“集成服务”“精准服务”转变。构建三级贯通政务服务体系,实现标准型镇街便民服务中心100%全覆盖。整合为企服务高频应用,进一步集成政策、项目、人才等10大领域增值服务。健全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一体化审批进程。推进基层交易平台建设,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线上全覆盖。强化企业上市辅导,加快推动企业上市。
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扎实推进省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示范区建设,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按照“非禁即入”要求,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加大面向中小微民营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无感兑换,安排区级惠企资金8.2亿元。加大民间投资项目用地保障力度,支持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3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