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县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县是全省26个山区县之一,地处钱江源头,山清水秀,生态优越,为全省生态屏障保护区。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上,××县乡村产业要以数字平台为支撑,走农业与文化、旅游、工业、商贸融合发展之路,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钱江源味道”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文化休闲旅游等乡村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乡村产业与城市市场紧密链接,把城市人流引进来,将乡村的美景、美食输出去,从而形成乡村“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全新态势,为全省促进山区县农村美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城乡共同富裕提供实践案例。
一、认清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工业发展面临生态保护的新挑战。一是工业项目选择难。随着我国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成为衡量工业项目是否可行的首要条件,特别是生态屏障区域,这一方面要求更严。由于地处钱塘江源头,××是全省重要生态保护区域,对新增工业项目的选择,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因此,工业产业进入门槛更高,项目选择领域大为缩小,环保建设成本更高。同时,现阶段我国工业消费品几乎全部供过于求,加之近几年出口受阻,同质化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下降,这对××发展工业提出了新挑战。二是创新人才招引难。在生态保护区,发展无污染、高技术的生态敏感型新兴产业,尤其以电子信息产业等为首选。这类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强大的高端人才团队。××山区的××县,高速公路和高铁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却形成中心城市对山区县人才的虹吸效应,加之生活、教育、医疗等资源两者差距大,山区县招人难、留人更难,不利于支撑高技术生态敏感型产业在山区县落地。
农业振兴面临现实基础的新挑战。一是农业大生产受制于耕地小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是推行机械化耕作。重要基础是耕地要平整、开阔、连片,机耕路通达,水利灌溉、排涝设施完善。××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形坡度大,地块面积小,耕地又多处于家庭耕种状态。受地质条件影响,尚存在土层薄、砂石多等问题,有的可耕地土层仅十几厘米厚,碎石占比较大,地力不佳,无法建成高产水田。这一耕地现实基础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形成反差,制约土地流转与集约化、机械化生产。二是农业效益受制产品售价。一个严峻的实现是粮油种植的经济效益低。据调查,××种粮大户一亩田实施水稻与油菜轮作,在取得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扣除成本,全年收益约300元。与此对应的农资价格,如化肥、农药、地膜却持续上升,农业生产成本与产品售价严重不平衡,使农民依靠粮油种植取得增收难度极大。
农产品销售面临设施不全的新挑战。一是缺现代商贸设施,仓储与物流不配套。山区乡村副业生产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生鲜农产品,特别是绿色蔬菜、水果,农家土养禽畜,清水养殖的清水鱼、青蛳等农产品,是广大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食材。但××乡村的冷链仓储与物流配送设施少,且不配套,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不利于生鲜农产品的收捕、加工、仓储、配送,缺乏高效、便捷的流通渠道。受限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和电商基础设施的不强,产销信息不对称制约电商销售,当期生鲜农产品不能快捷销往市场,优质产品卖不出优价、无法扩大销量。二是缺产业资本投资,投入与回报不相称。现阶段,以粮油种植为主导的农业产出低,依赖财政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与回报不相称,制约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积极性的发挥。特别是农田基本建设几乎都由政府投入,这与山区县级财政严重不足的现实构成逆差,致使农业投资不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与此同时,金融扶农与实现需求差距大,农业公司、家庭农场等融资需求因缺少抵押物无法实现,融资难融资贵,严重困扰农业生产与经营。由此造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农业产业数字化、平台化建设严重滞后,农产品销售的电商渠道亟待开拓。
二、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新思路
在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消除绝对贫困后,促进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是产业振兴,需要拓展新思路。
从粮油生产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全省山区县绝大多数自然生态优越,山水风光优美,农产品优质。要把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必须从注重粮油生产,加快向农业与文化、旅游、工业、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在坚持“稳粮保供”、捧牢中国人饭碗前提下,把工作重心向非农产业发展。主要是创建产业融合数字平台,培育乡村文化产品,发展田园休闲旅游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产品沟通渠道,从而构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乡村产业体系,把更多游客引流进来,把农产品附加值提上去,把生鲜农产品、特产销出去,为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和农民就业增收拓展道路。
从发展农贸市场向构建数字平台拓展。以往农产品销售,以长途贩销为主,通过市场批发,再到农贸市场,最后到达百姓餐桌。这种模式中介环节多、损耗大,农民得到的实惠少,制约农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因此,必须向构建产业数字平台拓展,打通本地生鲜农产品和特产的销售渠道,建立浙皖赣周边区域农产品直销分渠道,形成覆盖面广阔的特色网上商城。同时完善金融助农、检测保农、追踪保质、实时结算、网上培训等功能,用数字化为乡村产业赋能,打造支撑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数字平台。
从建设美丽乡村向振兴乡村产业拓展。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巨大,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2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