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电子书

*注:

本文为2022年4月,我在学校给班主任老师做的分享会文字底稿。

这次分享我谈了我眼中的中职学生:可爱、可怕、可怜、可教;总结了三点可教的具体思路,认为教育应该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的语言和人格。

全文七千多字,阅读约需23分钟。


大家好,我今天分享的是我在带学生中发生的一些故事,谈不上经验,更谈不上专业,大家就当听听**学校师生版的故事会吧。

今天,我一个普通科任老师能有机会来做分享,各位老师抽出宝贵时间来听我讲, 我很感激,谢谢大家(鞠躬)。

当我收到学校邀请,分享我和学生的故事时,我原计划讲三个话题:

一,我眼中的学生;(学生观

二,我对教师角色的理解;(教师观)

三,我处理学生问题的一些方法与思路(科开话疗吧里发生了什么—教育教学观)。

后来,在写稿子时,我发现仅仅是”我眼中的学生“这个话题,就有很多东西可挖掘,如果要一次性分享完三个话题,霸占大家时间和心情,那我显然是很不懂事的。

学生、教师和教学(教育)活动,是教育的三个主体,当我们看见、看清、看懂了学生,自然也就知道怎么去带学生了。

就像相亲,当我们很了解对方,自然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要说;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相亲时,是被相亲对象牵着走,像是应聘面试呢,还是掌握主动权,有尊严的相亲。

因此,我今天最多只给自己30分钟时间,分享”我眼里的学生“这一个话题,后面的两个话题,有机会再分享。

30分钟时间,计时开始。

老师们好!在今天的分享现场,我邀请到了一位学生做我的助手,帮我放PPT,他叫阿杰,大家也看出来了,他这会很紧张,平时呢,性格也放不开,上学期我第一次认识他的时候,情况更严重:话少,一说话手就变得像冬天冻僵的手一样紫红紫红的,身体哆哆嗦嗦抖个不停……

今天,阿杰来到这里,这对他来说并不容易,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治疗过程,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历,阿杰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各位老师能把掌声送给他,谢谢!


主题:语言、人格:**学生可以这样带

01

我眼中的中职学生—— 可爱、可怕、可怜、可教

通过我的观察,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以下特点:可爱、可怜、可怕以及可教。

02

可 爱

总体来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长相、说话呀,幼稚的行为呀,是蛮可爱的,这一点我想很多老师有感触,我补充讲一点点学生思维上的可爱。

从应试教育来说,我们的学生大多是不合格的,是被淘汰,筛选剩下的,但也正因为被淘汰,他们逃过了应试教育的魔爪,成了漏网之鱼,没被应试教育搞死,少数的学生还残存着十多岁孩子的活力与心机。

比如,在课堂上我讲“发乎情,止于礼”,问,礼是什么礼,原本我只是习惯性问,打算给他们顺着讲讲儒家那套礼仪等级制度,结果,学生说,彩礼。

发乎情,止于(彩)礼这不正是现在的情况吗?说得多准确,更何况是从一个十多岁孩子口中说出来。

这些孩子,你要问些正儿八经的知识,他们或许答不上来,但思维品质却在线,像刚刚的案例,我的老师张昭兵先生对其进行总结,说:

老师浅浅问,学生深深答。

一启多发,多美妙的事,这是大学生都做不到的。

再比如,有天路过操场,我碰到了二年级的学生,我问,你们是要跳舞吗?学生说,王老师,我们不跳五,我们跳六。

这种日常的小幽默,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是高情商的表现,这是应试教育教不出来的,当然了,应试教育也不考,好像是没卵用的屠龙之术。

其实不然。我们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数考不上本科,甚至是公办专科,以后从事的工作,也多半是劳动力密集型,充当社会”螺丝钉“的角色,我一直要做的,是培养他们—— 眼里有人

眼里有人,最基本的是眼里有自己,不伤害自己,不糟蹋、不作践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人,每天能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另外呢,眼里还要其他人,这样,他们就会有基本的敬畏与情感,不只是考虑自己,不轻易做违法的事,哪怕一生平凡,但至少是个善良的人。

03

可 怜

接着说可怕。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放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应该是让我们教师觉得可怕(可恶、可气、可烦)的学生必有可怜之处。

前面讲到,我想让学生眼里有人,那么,我们在带学生的时候,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更应该“眼里有人”。也就是说,要看到学生行为背后的性格因素,心理动机,家庭影响等等。

早些年,我在培训机构带小学生的时候,我有一个发现—— 一个人的家庭写在孩子脸上。我觉得:

对一个人影响最早、影响最深的是家庭;

很多孩子的问题,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在于家庭。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电子书

讲到这里,请允许我冒昧地提几个问题:

各位对学生的家庭了解多少?

大家觉得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学生出生在不幸福的家庭,我们又该如何帮助他们?

我问这些问题不是要显摆自己多了解学生,学生多信任我愿意跟我讲这些事,而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里大多都有点状况”,这句泛泛而谈的话,其实隐藏着我们跟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诀窍,可以反推出学生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原因,当我们深入学生家庭,可以理解学生的现在,帮助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因此,学生的家庭故事,成长经历,值得,也应该被听见,被看见。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电子书

我的老师张昭兵先生曾给我讲过:知道、做到,感受到,这三个是不一样的。

当我真正去走近学生家庭,去触及他们的病原体——家庭,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并不了解学生,在那样的家庭里,他们没有变成第二个刘学州,好好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我竟然还在讲台上对他们吆五喝六,很过分欸。

走近(进)一个学生,当你看到他们心灵的伤痕累累,千疮百孔,那一刻,他的所作所为,都应该被理解,被接纳。

让我对学生的态度发生强烈转变,甚至觉得不配教他们,始于一次语文课。

21级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有篇课文叫《我的母亲》,当时我做了如下的设计,来引入这篇课文:

***、听三首歌:妈妈的吻、天亮了、酒干倘卖无;

B、听读两篇文章:父母的心(川端康成,川端康成的一生“孤儿体验”,父母卖孩子最后又反悔的故事)、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

当我读《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那好几段重复的地方时,我看到好几个孩子神情落寞低下了头,也听到有怯怯哭泣声;

附:

车夫逐渐加快脚步,母亲不得不松手。车夫将车子沿着胶州路朝爱义路拉去。拉了一段路,我回过头去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继续跑了几十步,我回头观看,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车夫将车子拉到爱义路口,转弯。我乘此侧过脸去眺望,母亲依旧站在人行道上,向我挥手。

刘以鬯《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

C、写“我的母亲”。我告诉他们,如果你的母亲不在了,或者确实没有什么记忆和情感,那就写你的父亲,或者你的爷爷奶奶,一句话,写生命里最重要的亲人。

学生听到这个任务的反应不一:沉默发呆的,用一本书遮着本子偷偷写的,写着写着就落泪写不下去的。

我的这三个课文教学设计,其实也是心理治疗的方法:

听歌,听文章,可以让家庭没啥大问题的同学心理得到宣泄,像做了个按摩保健;家庭问题严重的同学,从这里,慢慢调动他们的情绪,聚集到一起,最后的写,以及跟我的单独交流,是“泄”,情绪宣泄、释放出来。

我读《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这一段的时候,读得很慢,很用情,我有时会故意望着一些同学的脸,读着读着,起反应了,学生趴下了。其实语文,准确说,文学作品,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作用,我的老师张昭兵先生在师院专门开了一门课程:文学心理治疗,我都是跟着我的老师学的。

这里展示几份作业:

学生1:我母亲很年轻,也很漂亮。虽然只有那么一段时间,但我还是能记住她模糊的样子。她走的时候啥也没跟我说,在我最不懂事的时候离开,我觉得挺好的……

学生2: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我的记忆中,爸妈在我10岁左右互相离开。十岁前,在我残碎的记忆中,我妈妈回来过几次想带我走,可是我的后奶奶每次都把我妈赶走……

学生3:如今我的父亲是一位中老年人了,在我小的时候,他为了让我过上幸福的生活,努力地在工地赚钱,但父亲一心想着赚钱,安全意识没防范好,失误的从楼上摔了下去……

学生4:在他们眼中,我永远都是个废物,我根本就不是他的孩子……

学生5:我妈给我打电话,我爸又在外面偷情了,她每次都只告诉我,不告诉其他人,我哥在戒毒所,我什么都做不了……

学生6:本来想写母亲的,说实话,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对不起我妈,别人家儿子都考上了好学校之类的,也听话,而我却只是一个职高生……

学生7:从我生下来起,父母就离婚了,我不知道母亲和父亲长什么样子,从小到大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直到13岁才和父亲相认……这平静的生活被父母找的继母打断,爷爷奶奶选择沉默,而我现在的生活也emo了……

学生8:我小学都是我奶奶在带我读书,从六年级左右开始,父母就从广州回四川,我母亲在内江上班,父亲在老家玩,一半时光在玩,一半时光在工地上班,有时很勤快,有时很懒,不是很喜(欢)父亲但是也不是很讨厌……

学生9(口述整理)

瘦王老师:清明月假怎么安排的啊?

学生9:爸妈在广东,放月假我回外爷家。

瘦王老师:你跟他平时交流吗?

学生9:很少。

瘦王老师:因为……

学生9:我们不容易见面。

瘦王老师:生活在一起却不容易见面?

学生9:我们作息不一样。我睡的时候,他起来;我起来的时候,他睡了。

瘦王老师:那你们吃饭呢?

学生9:各做各的。

这些沉甸甸的作业,来自同一个班,我按交作业本顺序录入的,基本客观,因此作为统计样本,非常具有参考性。

收到作业,我在话疗吧读,一开始办公室开着门的,读着读着,我心里很难受,哭了,当时是课间操时间,我害怕被学生看见,我便关上了门,一个人EMO了很久。

一般情况下,话疗吧门关着,要么是我有事不在;要么是学生聊很私密的事;要么是我EMO(抑郁)了,不想见人。

当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成长轨迹,联想到之前读过的一本书,《不平等的童年》,我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正在学生身上上演:不幸的家庭模式也会遗传。

04

可 怕

面对这样的家庭,我们会感叹,觉得可怜,学生过得很惨,无限同情,但细想,又觉得可怕,因为很大程度上,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具体:

一是,学生思维上的可怕。

思维僵化,自我限制,放弃成长、改变的可能性,开始摆烂、比烂。

“我小学、初中就是睡过来的啊”

“我就这样了”

“以后啊,我不知道”

……

我经常喜欢问学生几个问题:

想读哪个学校?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规划呀?

在20级某班,上学期,这学期我都让他们写过,“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好多学生,甚至包括二年级的,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考上(公办的)大学,有学生说,王老师,我连乘除法都不会,也有学生说,王老师,我只会乘除法,对于未来,他们已经失去了想象力,想都不敢想,这是可怕的。

学生成绩上不去,不想读书,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想退学,除了客观原因,更多的是他们其实很享受这种糟糕的状态,甚至上瘾,简单说,就是人格决定的——你的生活,由人格决定,主动性人格,还是被动型人格。(我的老师张昭兵先生语)

心理学生有个说法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说的是对伤害上瘾的心理,为方便理解,这里分享一段话:

一个长年被责备的人,对于别人表现的真诚感谢会感到不安全,因为他不知道,也不熟悉被感谢的感觉,更不知道,也不熟悉别人这样的反应。所以面对感谢,会表现得很“笨拙”。

暴力家庭的孩子,习惯熟悉了暴风雨,最怕平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于是会自己制造事情,让父母有情绪,而自己心安,因为这是他熟悉的。“舒适区”不一定舒适,但一定是自己熟悉的。比起不熟悉的真正的舒适,宁愿选择熟悉的不舒适的“舒适区”。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回忆了儿时跟玩伴闰土的美好时光,长大后,闰土变了,看见“我”主动下跪叫老爷,这是很可悲的事,因为闰土的身上的奴性,是他自己人格的主动选择。

当学生对受害者身份上瘾,满足于当下,主动选择摆烂,比烂,整个人像是没知觉了,怎么办呢?

用幻觉激活知觉。

听着很抽象,待会我会放在后面讲具体的案例。

学生可怕的第二个方面,是学生情感上的可怕。这种可怕常常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像女孩子之间,经常上演宫斗,今天你吃饭没叫我,跟着其他人去了,不爽了,两个人的宫斗开始,随后是两个宿舍……

听着很荒谬,但确确实实发生着。还有部分同学,在班上作威作福,在宿舍兴风作浪,欺负其他同学啥的,表面看,我们容易下判断:人品、道德问题,其实,根源是缺爱。

从小缺爱,就会营养不良,爱的能力发展不起来,爱无能,所以,面对其他人,他不知道怎么去跟人打交道,有时候他们面对和自己经历很像的同学,不站出来说话,甚至会扮演施暴者的角色。也就是说,因为缺爱,容易伤害人,要么伤害别人,要么伤害自己。

关于伤害自己,我这里拜托各位班主任下去做个测评,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学生脸:有笑容吗?像死人的脸,还是像活人?是不是长着一张被欺负的脸。

第二个,看手。天气也热了,看看学生敢不敢穿短袖,敢不敢露胳膊,然后数一数,他们手上有没有伤疤,多少条。

另外呢,我还有个不靠谱的结论:那些常常戴着耳机的学生,心事不少。

05

可 教

最后,总结一下:面对我们**学校可爱、可怕、可怜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做呢?无限同情,做保姆?还是自我怀疑?

一,心态上,接纳。

首先是我们自己接纳自己。比如我自己,我就得接纳自己的无能。这些学生本就是不好带的,我们又不是天才,不能用天才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我一带学生就能带好。

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简直他妈的扯淡,我们可以做的是,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好一点点,再好一点点。

接纳自己很抽象,具体能做的很简单,多笑一笑。像某某,杨某老师,我看到他们经常面带笑容,我觉得这种笑容本身,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我们教师接纳了自己,才会真正接纳学生,才会真正鼓励学生,才能把教育的幻觉,变成学生受到教育的真实知觉。

二、身份上:不仅仅做教师,更要做教练。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教师,而是教练—— 教师陪学生一起练习。

学生往往不是不想学习,而不会,不知道怎么做,从哪下手。他们大多基础差,教师应该下明确的指令,安排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动”起来。

比如,我借给了阿杰一个篮球,有时候下课,我会偷偷观察杰哥有没有打篮球。有次,我发现杰哥在打球,打着打着,球被另一个壮小伙接住玩了起来,杰哥一时不知所措,但是也没逃避,我当时想,有了球,杰哥就得被动面对与他人的关系,没法回避,这可以叫做“球疗”。

球就像个教练,或者说像个开关,让阿杰身心“动”了起来。

朱光潜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说: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在我看到这句话之前,我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小问题,让学生说出来,或者我给学生点出来,学生的情绪往往就会得到释放。像抑郁,不想学习这种,整天胡思乱想怎么办呢?找点事做。比如,有个学生不爱跟人交流,我就让她专门练习跟人交流。一开始,不敢开口,那就写。这是她们当时的聊天图片,学生后来说,一开始挺尬的,后来聊着聊着还蛮有趣的。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电子书

我之前抑郁过一段时间,严重的时候,想过死。后来怎么走出来的呢?养猫。养猫治抑郁,除了猫猫本身温柔,很治愈,最根本的,你的注意力转移了,每天有事做:打扫猫屎,喂猫,比较各个品牌的猫粮……

放在学生身上,我们教师就要布置具体的,适合他们水平的事,让他们动起来:比如,体能锻炼;比如给学生找点书读,书疗,学生每天的现状:无能,无聊;图书室可看书,我每个月也会买一些书;或者给高一、高二学生介绍大学的信息,专业、分数线呀,勾引他们想读大学;再或者,拼多多上有一些团建活动道具,买来搞个班级活动呀等等。

前面提到了用幻觉激活知觉,这里我举一个案例说明。

在讲“主动型人格”和“被动型人格”时,为了让他们理解,我演了场戏:

我神情严肃,眼睛盯着教室后面的黑板,许久不说话,教室里霎时安静下来。

“玩得挺嗨的,是吧?站起来!”

大家面面相觑,在猜测我说的是谁。

“站起来!”我怒吼道,“刚刚在做啥自己不清楚吗?”

几秒后,真有一个学生怯怯地站了起来。我看着他,一时没说话,做了个鼓掌的动作,学生懵了。

“这就叫主动型人格。刚刚可能吓到你们了,抱歉。”(此方法仅供参考)

幻觉,激活知觉,这话听着抽象,我举个生活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想想吸毒的人,他们对现实的生活已经绝望,感受不到乐趣,失去激情,麻木了,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那些东西制造的是幻觉,但人体的知觉是真实的 ,只是代价大,危害更大。

三、用语言培养学生人格

语言是我们的第二空气。

可悲的是,语言现在正在本该发扬、创新的校园里死去。

(一个学校是如何把语言搞死的呢?往往始于周一的升旗仪式……)

木心有一首诗叫《从前慢》,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

说一句,是一句。

反思我自己,在课堂,处理学生问题时,显然没有做到说一句,是一句。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电子书

这本书叫《教师的语言力》,讲得很细致,很基础。语言,我感觉,是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唯一的且最有效的武器和名片了。

四、打个广告。各位老师碰到有问题的学生,没时间处理的话,可以扔给话疗吧。说起来,我们学校的话疗吧,应该算**分吧,总部在师院。所以,学生有问题,或者我们老师心理方面有问题了,欢迎找我,我搞不定的,就转介给**师院,那里可有很多厉害的话疗师,项目很多:大学生、中小学的学生心理问题;父母培训;成年人恋爱情感;婚姻工作等问题解决。

最后,给大家分享鲁老师的一段话,我们共勉: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电子书

愿**教师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你,便是你学生唯一的光。

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2022.4.23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