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谁来种地”重大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A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
一、摸清底数,全面掌握我省土地耕种现状“是什么”
(一)粮食种植情况。国土“三调”数据显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4401.51万亩,其中灌溉耕地面积1455.08万亩、占33.06%。81%的耕地分布在陕北高原和关中平原,榆林市、渭南市、咸阳市、宝鸡市等4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省64.03%。2022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526.25万亩、产量1297.9万吨。其中,夏粮面积1657.56万亩,主要为冬小麦和春播马铃薯,分别占夏粮总面积的88.4%和10.7%;秋粮面积2868.6万亩,主要包括玉米、豆类、薯类、水稻、杂粮等,分别占秋粮总面积的61.7%、10.9%、10.7%、5.4%、11.2%。渭南、榆林、咸阳三市粮食产量较大,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53.29%。
(二)耕地撂荒情况。自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省撂荒耕地面积从2020年底的337.9万亩降至2023年6月底的11.6万亩,下降96.6%。现存撂荒地中撂荒1—2年的有6.5万亩、2年以上的有5万亩,安康市占64.2%、榆林市占25.2%、延安市占6.1%、商洛市占4.4%、汉中市占0.1%。导致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有生产效益低下、生产条件差、缺少劳动力、流转后经营不善等。目前,各市正在积极组织有序复耕,预计年底前完成复耕面积9.8万亩,安康市部分丘陵山区因易地搬迁等原因未能复耕的计划明年实现“达标清零”。
(三)农业从业人员情况。2022年,全省家庭承包经营农户670.93万户、耕地面积5997万亩,家庭农场97114家、经营土地面积509万亩,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66308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33090家、占比50%。农村固定观察点村级调查数据显示,农业从业人员中男性占54.3%;年龄在51岁以上占54.7%,31—50岁占36.6%;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分别占27.1%、46.3%、14.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3.6%。总体来看,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现象较为严重。
(四)适度规模经营情况。2022年,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1082.82万亩,其中,流转到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的面积分别为423.25万亩、140.98万亩、272.44万亩、155.94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91.7%。不同地域、用途的土地流转价格存在差异,关中水浇地种植粮食作物约300—600元/亩/年、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约800元/亩/年,陕北山地约35—70元/亩/年、川地约200—500元/亩/年,陕南约500—800元/亩/年、个别县区可达1000元/亩/年。各级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3.03万个,主要以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为主,分别占45.2%、19.3%、7.3%,累计为249.4万户(个)小农户和规模经营主体开展服务。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5567.1万亩次,其中托管粮食作物4930.2万亩次,占托管总面积的88.6%。
二、深入剖析,全盘了解“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种地
(一)生产成本逐年走高,种粮比较效益下滑。近年来,我省粮食生产成本年均增长速度远大于粮食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随着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涨和收入的小幅增长,粮食种植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有时甚至处于亏损边缘。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我省小麦每亩人工成本净增50元以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如2022年6月30日化肥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倍以上。人工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导致粮食作物亩生产成本至少增加100元,有的地方甚至增加180元—200元。适度规模经营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土地流转价格逐年上涨抵消了部分规模种粮收益。加之农业生产大多周期较长,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农业生产收益难以有效保障。农业生产收入远低于二三产业,“种粮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月”。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一是耕地条件较差。我省66.94%的耕地为旱地,15度以上坡耕地约占29.46%,中等地和低等地约占82%,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较低。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5.69%,多数耕地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质量不高等问题。二是自然灾害风险较大。近年来我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频繁,霜冻、干旱、冰雹、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显著增多,2021年秋季强秋淋洪涝、2022年夏秋特大高温干旱、2023年夏收期间持续阴雨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三是机械化水平滞后。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陕南丘陵山区地形复杂,耕地分散,机械化率不足50%。农机装备结构与现代化农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大众机械多、小众机械少,落后机械多、新型机械少,耕种环节机械多、收储环节机械少。
(三)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一是主体实力不强。相当一部分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缺乏专业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经营管理水平跟不上,严重影响其专业化、市场化发展,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二是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当前,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集中在产中,对产前信息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1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