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强化法治教育护航青春成长
同志们:
新时代的十年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法治教育,将青年法治教育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本文从分析青年法治教育的现状入手,研究新征程上如何更有效的推动青年法治教育,使青年更好地为“法治中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凝心聚力。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青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对青年工作以及法治教育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等文件,彰显了青年法治教育的深远价值意蕴。
(一)开展青年法治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国家法治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青年进行法治教育是国家法治化的必然要求。纵观世界各国,凡是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化国家,中国的国家法治化建设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并且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化可借鉴的历史经验较少,中国的法治化建设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实现创新发展的。***法治思想要求坚持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三者的内在关系中,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的基础,因此,要将法治社会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进行建设,而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依靠青年群体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不断学习法治知识,提升个人法治素养,在全社会范围内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从而推动建成法治社会,逐步实现国家法治化。
(二)开展青年法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必由之路。***总书记希望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法治教育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必要条件,在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践能力等方面时,注重将这些培育过程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利用法治手段保护青年群体,丰富青年法治知识、提高青年法治意识、树立青年法治信仰,有利于青年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法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和避免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对青年的危害,为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
二、找准定位,全面做好青年法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并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引导下,青年法治教育稳步推进,但还存在法治信仰有待巩固、法治教育体系仍需完善、守法意识仍需加强、法治实践渠道尚需拓展等问题。
(一)尊法意识基本形成,法治信仰有待巩固。在青年群体当中尊重法律的法治思维已经基本形成,并随着法治宣传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提升,但部分青年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网络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运用正确法治思维影响自身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青年对法治的信仰来源于被社会热议的司法案件得到公正解决,弱势群体依法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涉及青年的案件受到了公正对待等一些彰显法律权威的案例,这些案例使得青年逐渐对法治产生了认同感、尊崇感、敬畏感,青年群体已初步具备法治信仰。但同时由于受到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的影响,青年中还存在一些“人治”思维的影响,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从而选择妥协和让步。因此,青年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还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二)法治知识逐步丰富,教育体系仍需完善。青年对法治知识掌握程度有所提高,涉及领域更广泛,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但对法治内涵与法治精神等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树立法治观念、学习法律知识、构建法治思维的积极性不高,仍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制学习。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施教者方面,大中小学的法治教育主要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存在教学时间短、教学范围小、听课人数多、课时占比低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多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而非法学专业毕业,对于法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局限性;部分教师对法治知识的传授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理论灌输层面,对于树立青年法治观念、构建法治思维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青年对法治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二是受教者方面,青年由于存在法律知识是较为枯燥、死板的这种刻板印象,导致对法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0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