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艰巨繁重的振兴发展任务和疫情汛情叠加冲击,在沈阳市委市政府和新民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始终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到辽宁、沈阳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市、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5亿元,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3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亿元,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6.2亿元,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41元,增长6.5%。
(一)推动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新格局
项目建设提质提速。共谋划68个政府投资类项目,总投资303.1亿元,19个项目开工建设。100个社会投资类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总投资381.4亿元,正林全屋定制、扬翔饲料、海大饲料等项目建成投产。成功举办珠三角和福建省招商推介会,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同比增长18.8%,落地68个,同比增长54.5%。累计出让土地1860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420亩,盘活停缓建项目用地700亩,融新谷生命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玖龙三期62万吨制浆、好医生北方基地、同福食品等项目竣工投产,主导产业总产值占比70%以上。胡台工业园加速建设,新建道路5.4公里,三横两纵路网格局日趋完善,55个高质量项目开工建设,园区承载力不断提升。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升规”工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9家,实现“小升规”16家,规上企业达121家。十月稻田获评省“潜在独角兽”企业,三九药业、红德电碳获评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星机械等3家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企业,13项产品(技术)获评省“专精特新产品(技术)”。
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农产品集散平台加快构建。秋实农产品交易冷链物流园投入使用,成为东北首家完成数字化升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前当堡鲜鱼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电子结算系统投入试运行。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鲜生活冷链沈阳基地一期项目竣工投产,中通快运东北管理中心项目完成土地摘牌,韵达辽宁快递电商总部基地等4个项目纳入沈阳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电商企业394家,网络店铺6306家,预计实现网络零售额45亿元,同比增长10.4%。新民市获批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位列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第21位。
(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农业稳产保供取得实效。新建高标准农田9.4万亩,完成黑土地保护性耕作47万亩,粮食总产量21.9亿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克服去年暴雪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新建、复建设施农业0.96万亩,总面积与灾前基本持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农业生产布局得到优化。全年蔬菜产量170万吨、生猪出栏138万头、肉类产量14.5万吨、禽蛋产量5万吨,助力沈阳“菜篮子”保供稳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2290万元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新民市入围省大豆产业集群、辽河流域粳稻产业集群创建名单。
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鹏润集团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稳步实施,十月稻田农业产业园二期项目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启动前期工作,6个项目实现签约落地,鑫宏食品开工建设,同福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等竣工投产。农事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新认证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家,总数达37家。工厂化育苗能力持续提升,年育苗突破1.2亿株,同比增长20%;建成国家级鳜鱼水产种质资源场,年繁育苗种100万尾。12座规模养殖场完成升级改造,扬翔、新希望获评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众盟获评国家级智慧集约蛋鸡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梁山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新民市获评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投资6.3亿元建设三美乡村,维修改建农村公路102.6公里,新建村内道路738.5公里,安装亮化路灯7330盏,建成2800个美丽庭院、90条美丽庭院示范街。新建“一事一议”村屯道路151.2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04户,建设提升农村户厕4075座。完成71个村农村饮用水氟物超标整改,鹏润集团试点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民市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位列全国乡村振兴百强榜第55位。
(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激发新活力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深化“一网通办”,107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为重点项目配备“首席服务官”,83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办结施工手续。“一联三帮”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诉求101个,受理“12345”省市平台各类诉求12434件,办结率99.8%。助企纾困政策全面落实,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6亿元、制造业中小企业缓税1.1亿元、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减免1亿元。累计兑现历史承诺政策性资金8700万元,清偿民营企业账款562万元。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23项农业农村领域重点课题研究。事业单位调整优化,47家事业单位顺利完成挂牌和人员转隶。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等流转交易,全年农村综合交易平台交易 141笔、金额1255.9万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实现清零,年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88.4%。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健全。
数字赋能效应凸显。以建设省级数字乡村试点为契机,建设全市一体化数字乡村平台,农业农村农民数据加快整合。“一厕一码”覆盖1.4万户,覆盖率达100%。“一棚一码”覆盖5.5万个,通过“政府农业大数据+农户授信”模型,一批农户率先获得银行授信。顺利承办辽宁省暨沈阳市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乡村行”活动,一批长期困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问题得到解决。以辽滨街道雷锋小区为试点,开发“两邻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服务、智慧物业、健康养老等应用顺利上线,覆盖23646户、48259人。构建主城区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完成10平方公里地下管网建模,数字城市精细化管理平台加快构建。
(四)推动三生融合发展,城乡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
发展空间更加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方案顺利获批,全域三生空间得到优化,新民未来发展方向和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划定,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拓展显著,为全市城镇空间格局优化、重点项目落地预留发展空间。村庄规划编制持续推进,93个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全市村庄规划覆盖率达60%以上。
城乡建设持续加强。新民环线公路项目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新建各级公路151.2公里、改建176.3公里、改建桥梁15座。国道通武线安全治理工程全面完成,通武线柳河大桥右幅、京沈线马虎山大桥顺利通车,沈张线辽河特大桥一期工程已完工,7条背街小巷道路管网改造主体完工,京沈客专新民北站基础设施配套二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6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收尾,13个小区9738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城南生态先导型开发项目获得全省同类项目首笔贷款,林里公园成为新晋的健身休闲“网红打卡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全省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新民得分首次跃居沈阳县域第一名。
城乡服务持续完善。全域公交一体化深入实施,辽滨、胡台两个场站完成土地摘牌。全域垃圾扫保一体化有效拓展,农村生产垃圾清理服务已挂网招标。农村清洁取暖稳步推进,7132户农村居民完成清洁取暖改造,8个乡镇公共机构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城市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前当堡蒲河新村获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新民烈士陵园列入省首批革命文物点位,中共新民特支旧址纪念馆成功申报省第十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名录。
(五)加快绿色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绿色发展有效推进。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更加稳固。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手续顺利推进,年底前完成社会资本方招标工作,中国电建150兆瓦风电项目已进场施工。森林抚育及秋冬季造林任务全部完成,生态底色加速绘就。闭坑矿山治理恢复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历史遗留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恢复治理。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省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整改,87个群众举报案件全部销号。“压煤、治企、控车、抑尘、禁烧”协同推进,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6天,PM2.5浓度下降15.8%,达到近年最佳水平。加强土壤保护利用,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前当堡污水处理厂应急工程、养息牧河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投入使用,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建设,前当堡污水处理厂扩建、胡台净瑞污水处理厂等工程完成可研批复。新民市获评全省“大禹杯”先进单位。
生态建设持续发力。围绕“四水同治”,一批重点工程取得新进展。水资源供给持续加快,辽西北供水二期项目完成方案编制。水生态修复持续推进,蒲河两个入河口湿地建设工程已完工,养息牧河人工湿地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水环境持续优化,整治河湖清四乱问题14件,清理河湖垃圾15795立方米,粪污处理整县推进项目全面竣工,年处理40万吨有机肥厂投入运行。水灾害防御能力持续提升,总投资12.7亿元的辽河、总投资1.5亿元的养息牧河、总投资0.7亿元的秀水河防洪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1.4亿元的绕阳河防洪治理工程正在编制可研报告。
(六)聚力建设幸福新民,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推动舒心就业进社区,打造5个舒心就业示范社区。新增城镇就业429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405人,扶持创业带头人8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566万元。品质养老不断深化,城南、劳动社区试点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雷锋小区推行“爱心食堂”老人助餐服务,城区中心敬老院改造完成。发放各类补贴救助资金1亿元,28个乡镇街开展社会救助购买服务。殡仪馆新馆正式运行。蓝湾一品等4个项目列入“保交楼、稳民生”项目,共获得专项借款2.5亿元,已完成逾期难交付及回迁安置楼129套,完成解遗办证5100户。1500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工程主体竣工。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幸福教育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实效,课后服务开展率和达标率均达100%。维修改造24所中小学,姚堡学校综合楼竣工,特殊教育学校进场施工,胡台学校二期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城区第八小学正办理前期手续。健康新民加快建设,26家乡镇卫生院完成医共体内网合并,142个村卫生室实现高品质一体化管理。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中医院实现盘活升级,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部建设完成。新疾控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启动搬迁,辽西北传染病慢性病治疗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抵御百年一遇洪水,投入资金6200万元,清理干、斗、农沟676公里,抢排积水66万亩,改种受灾作物1.2万亩,累计转移群众14104人,有效维护群众安全、降低农户损失。开展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整治,实现全年安全生产零伤亡。推进“反诈人民战争”,止付冻结诈骗资金1468.7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tufanwen.com/10445.html